駱怡齡 張曉衛
內容依托教學(簡稱CBI)的主題模式教學是圍繞一個真實的、可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的環境,強調學習情境與真實世界相符合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1.角色想象,體驗語言的情感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通過角色想象,激發學生內在的欲望和潛能,提升學生的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進而喜歡上英語。例如,教材3A Lesson15“Listen and Say”中,主題為天氣和季節。教師先設計如下的任務“Who are they in the stor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n the story? Are they happy? What do they say?”請學生用自己已有的英語語言知識表述故事的情景。這為學生創造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為故事創設了各種各樣的情景,將故事中人物的愉快心情通過語言表現得非常充分,使課堂教學充滿歡樂。
2.設立標題,促進對內容的理解
教材的對話部分通常以“Listen and Say”等表示語言技能的標題呈現,不能體現課文的主題。所以,教師在學完對話之后,要帶領學生回顧語言情景,給對話增加一個題目,然后學生討論最喜歡哪個標題,為什么喜歡這個標題。通過找標題,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情景的主題。例如,3A Lesson7的單元標題為“October 1st is Our National Day”,它和本課主題沒有緊密聯系。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表達,學生根據內容給課文定一個標題。學生積極思考,爭先發言,提出很多標題,最終選定了“Sports Day”作為標題,這個標題與本課的主題“運動”不謀而合。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課文主題、標題和內容之間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設置任務,提升思維發展
在主題背景下,合理的任務設置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圍繞任務進行語言訓練。任務型問題讓學生更善于思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更高效,思維能力不斷增強。例如,在教材3A Lesson15中,教師依托情景主題“Weather”讓學生觀看動畫,先回答簡單的問題“Who are they in the story? Where are they?”然后提出有相對難度的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Do they like the weather?”學生帶著任務,通過觀察圖片、聽錄音、觀看動畫、閱讀課文等方式進行語言的輸入。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與思考,用英語進行交流,組織問題的答案,進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