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開展,大學數學課程開展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式單一與教學體系不合理等,嚴重影響課程開展,同時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學生長期發展。面對這種現象,高校必須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促進學生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現階段大學數學課程開展現狀,并分析在新形勢下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優化路徑,推動教學開展。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 數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15-02
數學課程是學生步入大學校園中所必須學習的公共課程之一,對學生邏輯思維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十分重視數學課程開展與教學。但隨著時間發展,社會人才需求發生變化,這就需要高校創新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人才。在此形勢下,高校傳統教學方式明顯不適用,這就需要高校針對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一定解決措施。
一、大學數學課程發展現狀
(一)教學模式落后
現階段大多數高校重視數學知識傳輸,因而忽視學生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培養,就導致培養出的學生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并且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僅僅是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輔以一定練習,有的甚至為跟上教學進步,忽視課堂練習部分,直接將習題答案告訴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多種弊端,學生在學習中缺少一定練習,對相關知識掌握不牢固,并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時也無法培養學生邏輯與數學思維。
(二)教學方式單一
部分高校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采用傳統且單一教學方式,黑板與粉筆是主要教學道具,根據教材教學內容開展教學,缺乏靈活性。主要教學內容是講解知識點與課后習題,單一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課堂效率低下。并且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忽視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間缺乏有效交流,未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系,各種因素就致使學生數學成績難以提升,教學質量差。
(三)教學體系不合理
大學生數學能力得不到提升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過于重視聲譽問題,在進行數學課程設計時,未結合本校學生能力與發展現狀,開設一部分難度較大的課程,導致學習難度大,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此外高校教學理念落后也是導致數學課題開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二、新形勢下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路徑分析
(一)改善教學方式
高校為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人才,就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推動課程開展。由于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不僅僅以單一理論知識為主,增加相應練習,或者開展趣味性教學,充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將學生能力培養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作為學生學習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時,不能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通過一步步引導,使學生主動探索出答案。教師還可以利用先進對媒體技術,將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用圖片與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新教學手段
高校在開展數學教學前,需要對學生學習能力、需求與優勢等進行調查,并采取分級教學。主要就是將同等學習能力與需求的學生安排在一個教室,不同學生教學內容也存在差異,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潛力。針對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主要開展數學基礎教學,對數學能力較高的學生開展提高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三)建立高質量教師團隊
只有不斷提高教學專業技能,才能在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需要建立高質量教師團隊。首先在教師招募上,需要提高招聘要求,教師必須要是師范專業畢業,擁有國家教師證書,還需要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從根源上把握教師質量。其次對于現有教師,高校需要及時開展培訓,主要培訓內容是教師數學專業能力與教學方式等,并且定期召集數學教研室的教師參加交流會,就教學方式與重難點內容等進行交流,借鑒優秀教師教學經驗,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運用。最后教師需要樹立正確職業理念,通過課余時間閱讀專業書籍,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從而推動教學開展。
總結:
現階段高校開展數學教學時,由于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等,制約數學教學開展的同時影響學生數學能力培養。針對這種現狀,高校需要改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并建立高質量教師團隊,通過相應管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數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全能型、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志萍.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3):31-32.
[2]“新形勢下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發展路徑”學術研討會在我校隆重召開[J]. 九江學院學報,2008,(03):66.
作者簡介:
張焰(1979.4-),女,土家族,貴州銅仁人,學士,講師,從事基礎數學,數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