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偉
【摘要】目的 分析穴位注射配合康復訓練對智力低下患兒認知言語發育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智力低下患兒8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使用常規康復訓練,實驗組使用康復訓練和穴位注射聯合治療,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以及兩組治療前后智力改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兒MOCA評分指標為(24.28±3.57)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智力改善總有效率為92.85%高于對照組7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智力低下患兒采取穴位注射以及康復訓練治療療效顯著,對患兒的認知功能以及智力改善明顯,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穴位注射;康復訓練;智力低下;認知言語發育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智力低下又叫智力缺陷,通常因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全引起的智力低于正常水平以及出現認知障礙,同時伴有社會適應性缺陷,是神經系統疾病里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通常智商低于普通人群均值(均值是100),也就是智商只在75以下,就能認定智力低于平均程度,則為智力低下。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的智力發育以及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嚴重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給患兒以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1]。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84例智力低下患兒因采取不同治療方案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智力低下患兒8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23例,年齡6~48個月,平均(18.40±7.69)月,病程1.7~18個月,平均(7.30±2.49)個月;實驗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齡6~47個月,平均(18.55±8.20)月,病程1.6~19個月,平均(7.49±2.3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康復綜合訓練:讓患兒多與音樂、兒歌、動畫等音樂視頻接觸,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與患兒進行交流,同時可以實施1對1面對面方式進行語言訓練,訓練
40 min/次,每星期訓練6 d,可讓患兒休息1天,連續訓練3個月為1個療程,制定短期和長期訓練目標,且根據患兒的病情狀況選取不同方法訓練,如使用手勢、文字、畫畫、游戲等方式,提高患兒的言語能力、聽覺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實驗組在康復綜合訓練基礎上使用穴位注射,措施如下:在患兒百會、四神聰、內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等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并迅速垂直入針0.15~1 cm,每個穴位注射藥物0.5 mL,隔天注射1次,1個療程需注射10次。使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維生素B1和B12藥物進行注射,體針輪流選擇穴位。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認知功能以及智力改善情況[2]。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進行綜合性對比,主要以視空間和執行能力、記憶功能、注意力功能、命名功能、抽象思維功能、延緩記憶功能、定向功能等綜合性為指標;并根據韋氏測量法對兩組患兒進行智力檢測對比。評判標準:顯效:智商分數值超過11分以上;有效:智商分數值為6~10分;無效:智商分數值低于5分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對比
實驗組治療后MOCA評分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后智力改善情況對比
實驗組治療后智力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智力低下發病機制復雜,有多方面因素可導致智力低下,而該疾病嚴重影響了患兒的身心健康,以及給家屬帶來痛苦和心理負擔[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MOCA評分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治療后患兒智力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實施穴位注射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智力低下患兒,臨床效果顯著。分析原因為:由于穴位注射是選取患兒的頭部的百會、四神聰、神庭以及大椎等穴位,“腦為元神之府”,這些穴位均具可調節神志,具有安神益智的作用,百會屬于督脈,是調節大腦功能的關鍵穴位,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刺激百會穴具有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和機體血流量的作用,并且可以促進大腦細胞的修復功能。四神聰有著安神醒腦、聰耳明目的效果,位于百會旁邊,使用針刺百會和四神聰,可以加快促使腦神經細胞發育、生長以及修復;神庭是匯集于督脈的上行之氣,可以調節神志,有著開竅醒腦、安定神智、提升智力水平的效果;大椎屬于督脈,處于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會之氣,有著活血養氣、振奮督陽的效果,同時也能夠調整全身氣血流動,促使神經肌肉的發育生長[4]。配合康復訓練可以促進受損的神經細胞軸突再生長,形成新的聯絡通路代償已受損的神經聯系,并且能提高感受器接收刺激信號的能力,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從而使患兒消失的認知能力重新恢復。而認知功能訓練能夠改善患兒的定向能力,提高注意力,鞏固患兒的認知能力,加強患兒對區分事物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這些訓練對患兒的認知發育情況有著顯著的效果,對恢復認知能力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5-6]。
綜上所述,采取穴位注射以及康復訓練治療智力低下患兒,提高了臨床治療療效,改善患兒智力和認知語言功能,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 楚永清,聶 歌.穴位注射聯合針刺治療痙攣型小兒腦癱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4):84-85.
[2] 劉會杰,宋 曉.醒腦靜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癱合并智力低下60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260-261.
[3] 齊淑軍.頭皮針治療小兒腦癱并智力低下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8):88-89.
[4] 李素珍,楊忠秀,李新劍,等.頭針聯合語言訓練治療腦癱患兒語言障礙的臨床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6,11(6):555-557.
[5] 羅秀玲,戴欣鈺,馮艷琴,等.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穴位注射聯合針刺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RCBF及CK-BB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3):400-402.
[6] 王燁林.醒腦開竅針法聯合口腔功能訓練治療腦癱伴語言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5):3962-396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