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露
摘 要: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住宅室內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創新。在現代建筑室內裝飾設計中,材料應用的變得越來越廣泛,人們不斷豐富的需求催生出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材料,為室內設計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材料是肌理的載體,肌理則是材料的表現。本文將對材料肌理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探究材料肌理在住宅室內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住宅室內設計;材料肌理;運用
前言:肌理是所有客觀存在物質必定具有的屬性,肌理是材料個性的重要體現,部分肌理是在自然形成的,而部分肌理則可以通過人為改造來賦予。當前階段,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室內裝飾材料種類和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多。為了充分發揮出材料的藝術價值,提高住宅室內設計的質量,要更加注重材料肌理的表現力。
1 材料肌理概述
1.1 材料肌理的概念
材料肌理即是指其表皮的質地,形成的各種豐富而有序的不同走向及紋理[1]。材料肌理的表現形式十分多樣化,常見的有點、線、塊,呈現出水平、垂直、傾斜等多種分布形式。以形成方式為依據,可以將材料的肌理分成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兩個種類。以感知方式為依據,可以將材料肌理分為觸覺肌理和視覺肌理。
1.2 材料肌理的形成
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是材料肌理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其中自然肌理指的是材料表面特征的自然屬性,例如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成分、表面紋理組織特征等,上述這些特征是材料在自然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肌理受到材料自身物質形態和物理特性的限制,因此在住宅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范圍十分狹窄。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工藝的發展,許多自然肌理的局限性被打破,在室內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較常見的有天然石材、木材等,這類自然肌理可以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和保護作用,同時為人們帶來更加貼近自然的體驗。
人造肌理指的是人有目的地對材料表皮進行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加工、處理。使材料具有自身非固有的表皮特征[2]。人造肌理的塑造需要先進科學技術和工藝的支持,它消除了自然肌理存在的諸多局限性,極大的提升了材料的應用價值。通常情況下,主要是利用機器對人造材料或是自然材料進行加工,以此完成人造肌理的塑造。人造肌理的出現有效緩解了新時期設計市場材料不足的情況,為住宅室內設計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階段室內空間中常見的人造肌理有不銹鋼、銅、鋁等,具有高強度、防水、防火等特征。
1.3 材料肌理的知覺特性分析
肌理主要反映了材料的表面特征,是材料在視覺、知覺上的反映,和材料內部構成之間的聯系較小。材料肌理對人心理的影響是住宅室內設計中需要關注的重點。一般情況下,材料肌理的知覺特性主要由兩個方面構成,內容如下:
其一,視覺肌理,指的是人通過眼睛觀察到的材料表面的肌理特征,具體涉及到色彩感覺、色澤、紋理形狀等方面內容。視覺是人感知外界的主要手段,但它屬于間接經驗,因此視覺肌理具有間接性的特征,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會出現視覺假象。
其二,觸覺肌理,指的是人體的某個部位接觸到物體的表面時,這種感受通過感覺器官傳達到大腦中進而產生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反
應[3]。具體涉及到平滑粗糙、輸送密實、溫暖冰冷等因素。通過觸覺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材料的表面紋理和結構,同時還能夠感受到材料的溫度,不同材料的觸覺肌理不同,因此人們在觸碰時產生的心理感受也存在較大差別,這就需要室內設計人員充分考慮到人對不同觸感產生的心理感受,盡可能的選擇可以為人們帶來愉悅感受的材料。
通過對比來看,視覺肌理屬于非觸及肌理,不需要觸摸就可以完成感知,因此可以著重與視覺效果的塑造,增強視覺張力。而觸覺機理則只能通過觸碰來感知,因此就需要率先考慮的舒適度,滿足人們對觸感的基本需求,如此才能為人們帶來舒適愉悅的居住體驗。
2 住宅室內設計中材料肌理的運用研究
2.1 住宅室內設計中常用的肌理組合方式
在住宅室內設計中,肌理組合方式的選用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材料的表現力,影響著室內裝飾的效果。結合現代住宅室內設計實踐來看,材料肌理組合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對比與協調、解構與轉換。
首先,對比和協調肌理組織方式可以細分為三種形式:其一,單一肌理組合,它是指采用一種材料通過對縫、拼接、疊加等方法的應用,在統一界面或是不同界面內展現出形態的對比、光澤的強弱、紋理走向、肌理變化等。這種肌理組合方式意在營造一種整齊有序的感覺,通常應用于莊重、肅穆的場合,如圖書館,在住宅室內設計中,基于此種肌理組合方式,設計師可以利用同種材料設計出整潔、純凈的空間[4]。其二,相似肌理組合。這種肌理組合方式是指利用比較相似的幾種肌理進行組合,這樣可以在整體一致的基礎上保留細節的變化。相似肌理組合方式常見于住宅室內設計的過渡空間。其三,不同肌理組合,它是指采用完全不同的肌理進行組合,相互組合的肌理之間通常不具備相似的因素,甚至相反,這種肌理組合方式能夠展現出一種強烈的對立感,形成獨特的節奏,因此也被稱作對比肌理。
其次,解構和轉換。材料肌理的解構和轉換指的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對某種材料的視覺感知進行轉換。利用將鋼絲通過人工彎曲、疊加等方式擺設成山峰的形態,這樣就可以實現了鋼絲材料肌理視覺感知的轉換。在上述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山峰的形態進行解構,之后利用鋼絲進行重新構造,這種將山體石材構造方式轉換為鋼絲構造的方式就是材料肌理解構和轉換的具體體現,具體效果如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通過不同肌理的材料組合可以構建多層次空間感知,從而為人們帶來不同身心體驗,且肌理材料的種類越多,材料肌理搭配產生的反差就越顯著,造成的視覺沖擊也更加強烈。因此住宅室內設計師必須考慮使用者的審美特點,對這種反差感進行嚴格把控,避免差異性肌理關系轉變為混亂肌理關系,從而獲得最佳的設計效果。
2.2 根據住宅室內空間的功能科學選擇材料肌理搭配
現代住宅室內空間設計必須滿足一定的功能需求,這是達成設計目的的必要條件[5]。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可以根據使用者對室內空間功能的實際需求,有目的性的選擇不同材料進行組合,以此實現空間意向的精確表達。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學特征和知覺特征不同,材料的肌理也展現出相應的功能特征。因此,在選擇材料肌理進行搭配的過程中,必須已達到空間功能為首要目的。
例如,在客廳設計中,首先應該認識到客廳活動、交流、休閑、待客等功能,客廳的造型和風格不僅展現了房屋主人的審美,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客人的感受體驗,因此在進行的材料肌理選擇時,應該以充分滿足人的身心需求為原則,從視覺感受和觸覺感受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確立暖黃色的主色調,同時適當啊計入白色,為人們帶來明亮、整潔的視覺感受。另一方面針對沙發等人體能夠觸及的材料肌理上選擇較為柔軟的材料,并在沙發腳下鋪墊紡織地毯,使人們在觸碰時產生舒適感,獲得放松的心理感受。
再如,在餐廳的機理搭配中,應該突出就餐環境需要滿足的功能,如光線良好、干凈、溫馨等,基于此采用暖色墻紙,提升空間的溫馨感。在可觸及的椅子、餐桌等家具方面,與人體接觸的部分選擇皮革材料,形成柔和、舒適的觸覺感受,桌面選擇石材材料,便于清理。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住宅室內設計中,材料肌理的應用方式十分多樣化,但是設計人員仍舊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基于空間整體對材料肌理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搭配,如此才能構建一個整體統一的具有完整視覺形象、和諧空間視覺關系的室內空間。
參考文獻
[1]王穎娟.淺談室內設計中材料肌理的表現方法[J].民營科技,2011(08):342.
[2]楊燕.住宅室內設計中材料肌理運用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6.
[3]顧星凱.試論室內表皮材料肌理的精細化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5(45):107-108.
[4]陳曦.材料肌理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4):23-25.
[5]劉林鵬.地域性材料肌理在室內設計中立面的裝飾表現[J].建材與裝飾,2018(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