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由于物理學的學習難度較高,學習過程相對復雜,致使許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物理學的興趣,物理教學的效果也因此而降低。為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之中,以此來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強化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對提升高中學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將其應用于物理教學中,無法滿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部分教學專家嘗試著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導學案教學模式的相關概念
所謂的導學案教學指的是,同一科目或是同一專業的教師組通過集體分析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滿足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習方案[1]。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作用就是強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該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根本,構建立體的學習路線圖,讓學生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科學有效的進行學習。
二、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導學案能否有效的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效果的強化,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會造成直接影響。所以學校和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加強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不斷對導學案進行優化,并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導學案也是提升學生素質的有效方法,再加之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無法適應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需要。因此,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學校應對學校現有教學評價體系進行補充,將導學案教學模式體現在教學評價之中,并對評價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把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制定學習方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在補充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還可以對自身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積極改正問題,強化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此外,教師組在制定導學案時,需要符合物理學的客觀規律,確保導學案具備較高的可行性。導學案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制定教學方案;第二類是設置隨堂問題;第三類是講解問題;第四類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際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課程的內容,合理的使用導學案教學模式[2]。例如:教師在借助砂紙講解摩擦力時*,首先教師應根據所講的內容,完成教學方案的制定,然后對摩擦力實驗的內容進行設計,其內容應包括實驗的步驟和提出問題和解題的技巧。其次,在實際教學階段,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掌握摩擦力實驗的操作方法,理解摩擦力相關知識。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實驗后,應組織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找出實驗存在的問題,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最后,教師還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加深學生頭腦中的記憶,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在實驗教學臨近結束之前,還應對實驗內容和知識進行整理和總結,讓學生對物理力學知識產生更為全面的理解[3]。
(二)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訓練
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短時內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并制定學習計劃,有規律的進行學習。只有達到這種應用效果,學生的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在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之前,設計出一個滿足導學案教學模式開展要求的課堂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目光集中在學習上,并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教師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不需要對其進行管理,只需要提出適當的意見即可,促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強化物理教學的效果。
(三)提高對課前預習和課下復習的重視程度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中物理學具有學習難度大、學習方法較為多樣的特點,要求教師和學生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提高對課前預習和課下復習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其作用。課前預習是導學案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樹立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課前就做好充足的學習準備,掌握課堂教學的大致學習內容,找到難點內容,并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因此,為進一步提升課前預習的效果,教師應將疑問體現在教案之中,同時讓學生針對這些疑問進行學習,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更深刻的掌握物理學知識[4]。
學生在學習難度較高的物理學內容時,應在課下進行復習,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這種方法的使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應對學生的復習情況進行監督,以此來提高學生復習的有效性。此外,教師在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時,要加強同學生的課堂交流,教師和學生雙方要實現課堂反饋,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單獨預留一些時間進行課堂反饋,給予學生整理思路和總結學習內容的時間,促使他們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最后,由于每個學生自身的條件存在一些差別,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指導,確保全部學生的物理成績都能有所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導學案教學模式的特點,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和評價體系,以此來滿足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的需要,強化其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韓永軍.試分析導學案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4):71.
[2]李正.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8(14):42.
[3]景微安.“導學案”下高中物理習題選擇與設計的研究[J].高考,2018(09):114.
[4]李輝.高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韓妹(1995.07-)女,本科,海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物理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