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成
【摘要】材料作文是高中語文作文的一個重要類型,這類作文的題材新穎且多,有著十分明確的語境,對于學生對材料的提煉分析和感悟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因而可以檢驗學生的語言素質。而在高中材料作文訓練當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對材料作文有著很明顯的恐懼心理。出現這一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材料作文對審題立意有著很高要求,給學生限定了發揮空間,也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表達寫作觀點。為了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材料作文立意的分析方法,保證學生的作文質量。
【關鍵詞】高中;材料作文;立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材料作文的創作需要讓學生對材料內容進行把握,同時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審題立意能力,以便把握材料核心,并圍繞核心主題創作文章。高中材料作文創作的最大難度是審題立意,需要學生對給出的材料和寫作的要求范圍等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明確作文的中心立意和體裁,找到相應的素材完成創作。為了提高學生的文章創作水平,消除學生在材料作文學習和寫作當中的不良情緒,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提高學生審題立意的準確性。
一、閱讀材料確定創作類型
在高中材料作文的實際創作當中,確定中心立意的關鍵要素是給定的材料。要想讓學生的中心立意更加準確,首要以及前提條件就是要對材料進行認真細致分析,發現材料當中反映的核心問題,抓住真正內涵,著手文章創作。而高中材料作文給出的材料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類型,不同的材料,在分析和閱讀理解方面運用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異。假如給定的材料內容單一,那么可以對整個材料主要事件進行分析,以便確定文章立意;假如給定的材料屬于正面舉例型,需要在分析材料時找到不同事物的共性,并將共性特征作為文章的立意;假如給出的是對比型的材料,那么就需要站在辯證的層面確定論點。
例如,在教學寓言故事型的材料作文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明確材料的類型,同時特別指出,在分析這類材料時,不能停留表面內涵,應該深層次挖掘材料的真正含義,在創作當中寫出深度和廣度。比方說經典的寓言故事內容材料:太陽和風的爭論,在分析材料時不可斷章取義或片面立意。正確的立意方法是要領會材料的核心精神,在論述友善的同時將其與暴力對比,或者是從小處著手,把主題確定為善待身邊的人,又或者是從大處著手,談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友善相處。
二、科學選擇確定命題角度
選準命題角度才能夠確定作文創作的方向,這也是提高材料作文寫作質量的關鍵。而準確的確定創作角度應該將把握材料作為根本基礎,以便在找準方向之后,選擇相應的素材寫出更加深刻而又準確的文章。在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高中語文材料作文的要求以及標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別是在審題立意上,不再是讓學生選擇其中某個角度,強調的是讓學生選準角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的要求,也需要教師能夠在材料作文立意方面對學生進行策略的引導,訓練學生選擇命題角度的能力,以免出現一篇概全的問題而影響到文章的創作。
例如,給出的是關于人們總是強調讓千里馬和老黃牛進行優勢互補的材料,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材料,準確確定角度來完成寫作。而在分析這一寫作材料時,學生必須要思考得更加全面而深入,找到最為準確的角度,完成文章的立意與創作。材料的主要內容是看待老黃牛和千里馬時的不同態度,在分析材料時可以從動物聯系到人類社會,進而選準對人不能求全責備的角度,并從這一角度出發選擇創作素材。
三、審題立意聯系社會生活
語文來源于生活,只有放在生活的大空間當中進行語文的分析和理解,才可以真正掌握其內涵。高中語文作文的創作同樣如此,只有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融入真實而又深刻的思考與理解,才可以真正創作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特別是在高中材料作文的寫作當中需要特別注意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生活進行密切的關聯,以便在創作時增強針對性,避免出現憑空說教或空發議論的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材料作文進行立意分析時,需要要求學生在審題立意時考慮到社會生活,并將自己分析挖掘的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既提高審題立意的準確性,又讓材料作文的創作擁有更多的現實素材。學生需要用現實眼光對問題進行分析,把握材料的現實內涵,讓寫作更有深度。
例如,針對《七步詩》和《反七步詩》對比的作文材料,要求學生聯系生活選準主題來完成創作。曹植用豆和萁比喻手足相殘,而郭沫若則站在另一方面表明萁是犧牲精神的表現。而這篇材料如果和生活實際進行關聯的話,很容易能夠確定立意,那就是看問題站在不同角度出發,獲得的理解也不同。
四、結語
材料作文是考查高中生文章創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學生要在材料作文當中找到突破口,提高寫作質量,就必須要做好材料內容的分析,明確創作的核心主題,以便選準相應的創作素材,提高寫作質量。在高中材料作文的教學引導當中,教師需要特別在審題立意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指導學生閱讀給定材料確定創作類型,科學選擇以及確定命題角度,并在審題立意時緊密聯系社會生活,整理材料作文的創作思路,寫出內容深刻的優秀文章。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