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 四川峨眉 614201)
醫藥產業被譽為“朝陽產業”,隨著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對從事一線工作崗位的現代藥學技術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對其專業素質需求也越來越高,當今職業學校的任務是為企業輸送合格的崗位技能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藥劑專業培養的目標是能在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企業、制藥廠、醫院藥房等企業的相關工作崗位上從事藥品購銷、倉儲管理、調劑、生產、質檢等工作的第一線實用技能型人才?!夺t藥商品學》正是為達到上述培養目標而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但該課程內容多、信息量大,傳統的教學方式常令學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這種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差,工作后久久不能適應崗位“角色”,不利于崗位工作的展開和競爭。以工作為導向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本文就醫藥商品學課程教學為例,從工作過程方面來解構,對該課程項目化教學進行初探,希望對中職專業課的教學能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教材選用全國醫藥中等職業教育藥學類“十三五”規劃教材,該教材可分為理論篇和實訓篇兩個大塊、4個小模塊(基本知識、藥物商品、其他醫藥商品、實訓)。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組基于對藥劑專業畢業學生工作崗位的調查,為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對本門課程進行了有效地解構,將本門課程與gsp、中成藥商品學、藥品銷售技術、臨床醫學等課程的部分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了以工作任務為主的項目化教學內容(見表1),每個學習項目下,分別由若干子任務構成,讓學生在完成工作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工作過程,在工作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
1.案例分析法:以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為案例,分組進行討論、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處方識讀與調配”項目中,以“問題處方”調配后引發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查找原因,找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2.微課視頻演示法:根據教學內容,利用現有的醫藥商品學微課資源,充分運用微課小視頻和動畫,對學生進行直觀演示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如在“不同劑型的醫藥商品的使用”項目中,播放一些“特殊劑型”(如滴眼劑、眼膏劑、滴鼻劑、鼻噴霧劑、氣霧吸入劑、栓劑等)使用方法的微課視頻或動畫,既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又能幫助他們規范性進行實踐操作和用藥指導。
3.現場指導教學法:以教學中學生“工作現場”為中心,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對象,教師隨時指導,指出錯誤,并同學生一起分析、查找問題原因,指導學生妥善解決問題,從而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現場指導教學既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良好的職業意識。如在“醫藥商品陳列”項目中,很多學生不按照gsp的規定進行陳列,將處方藥陳列在非藥品貨架上,教師在巡查過程中,隨時給學生指出錯誤并分析錯誤可能在今后工作中的帶來的后果,學生既理解和掌握了陳列要點,又增強了職業意識。

表1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醫藥商品學項目化教學內容
4.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為中心,學生在強烈的任務驅動下,積極主動應用知識,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通過積極實踐去完成既定的任務。采用“發布任務→明確任務→分解任務→構建工作過程→獲取信息(知識準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評估反饋”的模式進行。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能讓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改變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的學習體系。
5.角色扮演法:根據崗位工作需要,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又能讓學生體驗不同崗位角色的工作過程和性質。如在“模擬銷售”項目中,考慮到實際工作的需要,設置了“藥師”、“店員”、“收銀員”、“患者”等角色,根據不同的角色,教師分別給予點評并評出“最佳角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完成項目化教學和學生對工作過程的體驗、理解、實施,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學條件,我們將學生學習場所從傳統的“課堂”搬到了gsp模擬藥房、醫院模擬藥房、模擬醫藥公司、模擬倉庫進行。
(1)學生分組
圍繞培養目標和崗位所需的技能、素質要求,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將授課班級學生按3—5人一組的標準分為10個學習小組,組內成員合作學習、合作完成“工作任務”。同時,根據任務(工作)需要,成員扮演不同的崗位 “角色”。
(2)明確任務,構建工作過程
課前將本次課的任務通過電腦或手機推送到學習平臺,讓學生事先了解、熟悉任務,并針對該任務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課中,由上課教師詳細闡明任務性質、目的、完成該任務的工作過程步驟。
(3)獲取信息
為完成本次工作任務,教師啟發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如教材、手機等)查閱資料去準備和構建必備的理論知識。最后,再由教師對完成任務所需知識進行補充、梳理,讓學生對工作任務的理論知識系統化。
(4)制定計劃
根據任務要求,引導學生制定出確切的工作計劃和步驟。

表2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醫藥商品學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
(5)實施計劃
根據制定的計劃和步驟,小組成員按事先安排,根據自己的崗位“角色”,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本次任務。
(6)評估反饋
每一小組工作任務完成后,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評估反饋,師生共同評價小組任務完成的效果和質量。這種評估方式有利于學生發現不足、找出差距,推動學生自覺思考、改進,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盡和綜合素質。
筆者就以“模擬銷售”銷售中“感冒藥的模擬銷售”為例來說明每個子任務的教學組織和開展過程,見表2所示。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醫藥商品學項目化教學改變了傳統的醫藥商品學教學模式,實踐表明,將工作過程引入課程教學中,通過項目來引領、任務為驅動, 融“教、學、做”于一體,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強了學生的“工作經驗”,有利于學生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依據藥劑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我們還要繼續探討本課程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