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征就是數據呈現出海量性,而且瞬息萬變、格式多樣化、結構易變。數據的經濟價值以與數據能夠借助于多種途徑創造價值的作用已經深深影響了法學研究。相關影響具體表現為:產生了法律空白或新的法律糾紛頻繁發生;新的研究方法已經開始在法學研究領域滲透;拓展了新的法學研究領域:數據權問題日益凸顯;加快了數據相關學科同法學之間的融合。在大數據技術的作用下,法學研究的模式應重視團隊合作研究成為法學研究的新趨勢為,法學研究的對象方面需要提高法與科技的關系的重視,法學研究的領域需要注重法學的跨學科與交叉學科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法學研究;新思想
引言
由于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拓展,人類社會也隨著不斷進行社會進程的改革和發展,并且在近幾年一躍進入了大數據信息時代,并且這種大數據信息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在不斷推進人們生活和生產方式改變的同時,也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的文明建設和發展,例如對于法學研究的推動作用,在當前大數據信息背景下,社會關系里面的權利以及義務已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改變,而且作為社會公平公正的調節內容,法律制度也必須要站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更新和發展,所以從這點來看,大數據對于法學研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而且也不可謂不夠深遠。
一、大數據為法學研究提供新途徑
大數據的應用,由于其本身信息數據數量極為龐大,而且具備了高效和高速的特性,所以對于各類領域的研究和活動來說,大數據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工具。而且在當前法學的研究領域里面,人們很注重對于各類法律信息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展開實證等各類研究開展。另外,法學研究的對象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對這些對象展開研究就需要各方面的信息資料進行完善,如果資料缺失那么將會導致總體的研究無法全面和完善,因此大數據的應用,從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對這些信息資料進行科學性的保障,從而從為法學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途徑,不僅僅為法學各類研究開展提供了充足的客觀材料,同時也給各類法學研究開展提供一種更加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大數據給法學研究提供強大的工具
大數據技術借助信息技術的各類功能,對社會信息資料進行快速全面的收集整理,并且借助大量的信息數據分析,針對所有信息被采集的對象開展評估和預測。在當前的法學研究里面,大數據的應用給法學的研究開展提供了極為強大而且高效的工具,并且從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
首先,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對社會各類成員的行為等進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并且針對當前的社會關系等內容進行法律文本制定的科學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借助大數據的信息獲取及分析功能,對社會成員的行為進行預判,從而全面推進立法人員的理性思考,促使制定出來的法律制度能夠更加符合當前社會大多數人群的利益及意志。其次,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法律制度在運行方面進行思考和驗證的同時,借助社會成員以及社會關系的具體分析,并且通過運行成本的量化分析之后,對法律成本進行科學性的思考,以及站在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上,基于成本運行的考慮,對當前法律制度的運行進行合理的規范和引導。第三,大數據的應用,能夠更好的促進法律運行效果的評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應用到法學研究領域,能夠對各項法律制度實行的效果進行評估,并且借助大數據的分析功能,對其效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預測,從而展開科學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推進更加完善的、針對法律效果的實證分析,從而從效果層面推進法學研究的深入和有效化,以及推進法律制度的完善實行。
三、大數據對法學研究對象進行科學性檢視
在當前的法學研究領域里面,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促使法學研究的價值得到提升,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能夠對法學研究的對象進行科學性的檢視。
首先,從當前法律制度設計的合理性以及正當性的角度思考,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于法律制度的價值影響表現在:其一對當前法律制度的權利以及義務的合理性設計上,具備了檢視的價值功能,尤其是對于這些權利邊界等內容。其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對當前法律制度的權力以及責任在科學性的設計上,具備檢視價值功能,比如針對社會化的問題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并且對其責任以及責任的力度等進行全面的剖析和評估,從而檢視其是否存在過度或者不完善的情況。
其次,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針對當前法律研究具備了強大的價值提升功能:其一,大數據技術能夠對法律程序及相關規則進行矯正處理,尤其是當前法律在移植或者本土化的過程里,容易出現一些缺陷和不足情況,這些都能夠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進行合理的引導,并使其與本土文化等習慣相吻合。其二,大數據的應用,對于數據進行分析之后,更加便利各類法律政策的定位和決策開展,并且在各類考核的指標基礎上,對程序行為進行完善,并且見證這些程序的推進和演化,從而借此反映整個法律程序的正義表現,以此彰顯法律制度的正義性。
總結
針對法學研究來說,法律本身就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并且具備了一定的人文關懷,而大數據的應用正可以在當前的國情基礎上,對法學進行深入研究開展,從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丁磊.大數據視閾下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風險重構--以互聯網消費信貸信用分析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6 (8).
[2]李翠,李茜.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風險防范及法律規制[J].商業經濟研究,2017 (18).
[3]李鑫.中國法律大數據產業發展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7 (2).
[4]杜鳴曉.大數據作為訴訟證據的可行性分析——以互聯網租車行業為例[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1).
作者簡介:都美瑩,女,漢族,籍貫:山東,東北育才學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