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昆 肖軍亮
摘 要 中小學校園暴力及欺凌問題是一種帶有故意性的傷害行為,這種行為會給被欺凌的人帶來嚴重的身體和心理傷害,這些問題雖然是由各方面因素引發的,但是與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都有著很大關系。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德育視角下中小學校園暴力及欺凌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德育視角下 中小學 校園暴力及欺凌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1把道德和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加大兩者的教育力度
我們都知道其實法律和道德是密不可分的,道德雖然對學生有一定的約束力,但是卻不能完全代替法制,我們要注意的是法律往往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條件基礎上的,它會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深深影響,道德和法制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輔相成的,兩者都可以為人們的基本利益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還能促進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在社會中所產生的某一個具體問題可以是道德層面,也可能是在法律的約束范圍之內,要想讓中小學校的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積極創設模擬法庭等一系列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相關法律的認識和了解,在學生充分了解之后再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德育教育的力量,最終使得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緊隨時代發展潮流
中小學校的德育教育和實際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只有建立在實際生活基礎上的德育教育,才能發揮出它的真正價值,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德育的教育內容不僅發生了很大改變,它的教育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面對這種現象,在中小學校實施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有效突破傳統限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另外中小學校還要重新認識和定義德育教育的內涵,在實際的德育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同時秉承與時俱進的教育原則,把時代元素有效融入課程教學中,這樣才能體現出德育的先進性和時代性,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觀念,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現階段中小學校還要重視其他教學,不能只注重德育教育,這樣才能有效實現德育教育的真正目標。
3積極創新德育的管理方法,推動德育的進步和發展
德育教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理論和習慣練習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對學生個體進行素質基本教育,充分體現出德育的強迫性,由于中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他們的心智還尚未成熟,更別說是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了,所以要想給中小學生傳授道德知識,那么就需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類似于個別談話法等德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實質上道德品質具備一定的多樣性,要想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這就對德育教學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教師積極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同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所以說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滿足不了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的管理往往是比較教條式的,這給德育教育帶來很大困擾,因此,教師就需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并且要注重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在無形中感染學生。
4注重健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中小學校園暴力及欺凌問題,這就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讓孩子充分感受家庭的溫暖,同時家長要多多陪伴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說家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態度都深深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其二是中小學校要組織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多多關懷中小學生,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有關學生心理動態的交流會,另外學校在聘請心理輔導教師時一定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此來為學生構建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實際課堂中要讓學生學會如何了解自身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如果當自己產生不好的情緒時,一定要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策略,當學生遇到委屈時可以給心理老師說,讓心理老師給予自己一些合理的意見,使得學生在心理課堂中真正學會包容和真誠,從而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中小學校園經常會出現一些暴力及欺凌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因素是非常復雜的,現階段這些問題不再單純是中小學校的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要想避免這種傷害問題的發生,中小學校就需要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同時和家長一起共同配合,以此來有效防范校園暴力及欺凌事件。
參考文獻
[1] 鄭玉明.淺談德育視角下中小學校園暴力及欺凌問題的應對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6).
[2] 汪求俊.德育視角下中小學女生校園暴力問題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