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
摘 要:隨著我國的社會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國內的高職院校也隨之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職業院校就讀,而中文教學在高職院校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面對我國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發展現狀,中文教學的觀念和要點思想是急需轉變的。中文教學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個人素質,提高高職院校中文教學水平有利于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把中文教學當成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本條件,讓學生充分利用中文與漢語學習,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為社會培養優秀的綜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對策
引言
中文狹義的講是指漢語與漢字,它是書寫體系,也包括發音體系,而廣義的講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語文”是一個整體,它包括語言和文字兩個方面。而“文”字的范圍要更為廣泛一些,文學、文化都是文的內容。而文章中的中文教學與語文有極大的聯系。我國是人口大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中文的使用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所以中文的好壞與中文教學有著直接關系,縱觀我國當前高職院校的中文教學現狀還有待完善,文章針對目前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1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的重要價值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要想長足發展就要改革。與傳統的中文教學相比,改革后的中文教學要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加以重視,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從中文教學的實際出發,真正的理解中文教學的意義。做為中華兒女,每一個公民都應對中文有所了解,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基礎可以說就是中文教學。學習中文可以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和漢語的運用能力,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中華文化更好的把握,這對學生未來的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中文教學也是為社會企業培養綜合型人才,所以說高職院校的中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2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分析
2.1學生缺乏對中文的重視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度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已經逐漸滲透到了每一個領域,如商業、物流、辦公和學校等,在進一步提升人類的勞動效率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多財富,并逐漸取代了書寫工作,使得書寫工作逐步的退出了文化歷史舞臺。而這種社會進步也給傳統文化、工藝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讓更多的學生覺得中文學習可有可無,并將其逐漸拋在腦后。
2.2教師隨波逐流
教學是兩方面的因素構成,電腦的發展讓大多數學生都喪失了學習中文的興趣,在加上社會環境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也被逐漸削弱,中文課沒有人聽,長期以往,教師對中文教學探究也失去了興趣,并逐漸喪失了語言能力,逐漸形成惡性循環,中文教學質量也不斷降低,更別提中華文化的傳承了。
2.3教學內容、模式單一
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中文課堂上往往都是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學生機械、被動的聽,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考試能手,但中文教學強調的溝通、交流,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的應付考試。中文教學內容與模式過于單一,這也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3優化高職院校中文教學對策
3.1注重中文實踐學習
結合高職院校的特殊性,中文教學應側重于重適應性和工具性特點,為此,在日常教學中,中文教師可以在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外,利用課堂、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朗讀,以及交際等方面的實踐訓練,并將這些成績作為期末考核的關鍵參考部分,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也能夠充分體現出期末書面考核的公平、合理性。
3.2提升教師的文化魅力
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高職中文教師要想真正較好中文,首先就必須要具備身后的文化知識底蘊,利用自身的語言、思維能力,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計新穎、豐富的中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欣賞光彩奪目的中文文化的同時,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文知識,并真正的愛上中文學習,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不斷提升,也進一步提升高中院校的中文教學水平。
3.3拓寬學生中文知識面
結合高職生未來的學習、發展來講,要想進一步提升其自主思考探究、資料收集等方面的能力,真正實現“大語文”的教學目標,就必須要不斷拓展學生的業余知識面,而通過怎樣的課堂教學延伸,才能夠將“小語文”轉變成“大語文”也是當前廣大高職中文教師應考慮的重要課題。其實,對于大部分高職生來講,其課余時間都比較充裕,只是其沒有形成一種良好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不能自無學習和督促,進而導致大量時間被浪費。對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舉一反三的為學生提出一些未講解的專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去圖書館收集資料,思考、解決一些與專題有關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助于更全面的培養其創新思維與良好的思考習慣,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3.4建立完善的教學制度
對于大多數高職生來講,本來就對中文學習不太感興趣,再加上社會環境的影響,逐漸忽略了學習中文的意義,對此,各高職院校應通過不斷完善教學制度來對學生進行約束,如,將中文學習與考試成績、畢業證書相掛鉤,若考試不合格則必須重考或是不予其畢業,以此來督促學生重視起中文學習。同時,在完善教學制度過程中,應側重于學校的嚴格管理,從學生邁入大學校門起,就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并通過教師、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有機整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嚴謹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加認真、負責的對待中文學習,也未學生將來的就業發展奠定基礎。
結語
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我們對中華文化有著學習和傳承的雙重身份,高職院校中文教學是對學生科學、系統、全面呈現中華文化的途徑和手段。高職院校中文教學應該明確傳承這一根本任務和目標,通過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分析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的缺失,形成高職院校中文教學變革的要點,使高職院校中文教學在體系、方式、組織上得到創新,激發高職院校中文教學對學生素質發展、能力提升的深層次價值與功能,讓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的作用和意義進一步發揮,實現對新型高職院校中文教學體系構建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燕.對高職語文課程轉型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7.
[2]李泉.交通類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模塊化建設芻議[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3]王美清.圖式理論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之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6.
(作者單位:永城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