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園藝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我國現代社會中,園藝產業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國園藝產業的發展現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亟待改善的地方。
關鍵詞:園藝產業;發展現狀;對策
1園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規模化、集約化的程度較低
由于資金的影響,園藝生產中不管是生產設備,還是生產環境、生產加工等,都存在著工序粗放、工藝標準低的現象,市場化程度低,園藝產品所帶來的生產附加值不高,嚴重影響其銷售。園藝產業以散戶種植居多,規模小,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園藝產品基本上是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的增值空間受市場因素影響大,利潤小;在種植生產中容易出現盲目的跟風現象。以大蒜的種植為例,有的種植戶看到去年大蒜的價格較高,今年就增加了種植的面積,導致大蒜產量過剩,并沒有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當前園藝生產中的個體分散的經營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中突出的問題是小生產與大市場、大流通之間的矛盾。
1.2觀賞園藝發展迅速
園藝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業的發展,使農民積極投入這個新的產業。據調查表明:近年人們開始引進一些市場需求高的園藝品種,我國園藝的種植面積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人們已經開始重視起觀賞園藝的研究和投入,并不斷探索觀賞園藝的產業化道路及各種現代化的經營方式,以推動觀賞園藝產業的發展。
1.3園藝產業規模小
長期以來,我國園藝產業發展規模較小,城市推動力度不足,加上缺少專業性從業者和實踐知識,過分關注短期內的經濟效益而忽略長遠發展規劃,導致市場效益欠缺,市場規模進展緩慢。在缺少產業基地,銷售怠懈的情況下,也會導致綜合生產技術的匱乏,對于產品的理解不到位,產品質量不高,品種單調,更新速度慢等問題。長此以往,只能過多的消耗從業者的信心,基礎技術很難有新的突破,也不能保證園藝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1.4品牌化效應亟待提高
我國園藝產品每年的輸出量十分可觀,例如水果和花卉的出口率很高,但是這些產品大都是半成品,沒有經過特別的加工,附加值較低,利潤也較低,缺乏國際競爭力。園藝行業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向園藝產業先進國家學習,創造自己的拳頭產品和園藝品牌,提高我國的品牌園藝產品的競爭力。
1.5技術水平不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園藝生產過程中應大力提倡依靠科學技術來提高產量,達到降低成本、最終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的目的。農民生產過程中嚴守固有的經驗主義、不尊重科學知識、不講究科學管理等都會影響園藝產品的經濟效益。在當今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下,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報道,在時令季節一方面菜農的蔬菜賣不出去,而另一方面消費者還得花高價來買菜,在市場流通中出現了一邊供大于求,另一邊卻供不應求的現象。信息不對稱、產品的流通渠道不暢通、管理工作不完善等導致產品的銷售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在產品和商家之間的中間鏈條過多,不可避免的會提高蔬菜的價格,究其原因主要是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多,政府的調控政策不得力等造成的。
2柔性管理對策分析
2.1拓寬渠道,擴大規模
園藝產業的長期發展和繁榮可以積極的促進城市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應該充分參與城市園藝產業的發展,增加扶持力度,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為園藝產業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園區的建設,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引導園藝產業的建設規模,提高園藝產業在人民心中的影響力。應當對于園藝建設加大投入科研技術,投資園藝設施,建立新的產業基地。園藝市場也需要積極行動,響應號召,建設和開發新的銷售渠道。例如美國,個人住宅面積大,較多的人擁有自己的花園,園藝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園藝養護,在美國園藝養護師的待遇很好。如今中國的私家花園逐漸增多,此類市場還有許多空缺,園藝市場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從此方面著手去開拓新的園藝市場,此類市場在中國還存在非常多,抓住這樣的機遇需要園藝市場更多的嘗試與開發。
2.2加大園藝產業觀光休閑的發展力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休閑觀光旅游生活,以緩解城市生活帶來的壓力。因此,在城郊結合部建立集觀光、旅游、采摘于一體的生態園區正成為農業發展的新方向。這樣的項目建設涉及到建筑學、園林學、生態學的規劃設計,要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開發建設,以設施園藝調控技術、農藝栽培技術為基礎,形成以綠色景觀植物為主,以蔬菜、瓜果、花卉等植物配合為輔的布局,使生態園藝產業園形成綠色、優美、宜人的發展環境,實現集農業生產、生態建設和愉悅身心于一體的功能。這種城郊園藝的結合形式,有利的實現了城鄉互動,拓展了城市發展的空間。
2.3發展各地區園藝業的品牌
不同的地方其優勢也不同,每個地方都可以利用自身獨特的位置來打造特色品牌,例如新疆的瓜果。社會的發展使人們對園藝產品的需求日益提高,這種需求已經在園藝產品的生產環節上體現出來,例如有機園藝產業。
2.4發展園藝科技,拓展終端市場
要突破當前園藝產業的瓶頸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關,首先應以培養人才入手。當今園藝產業中,要多培養符合產業發展需求,以形成創新創業為品格和以提高能力為目的人才,促使其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培養以構建產業生態化為目標,突出專業特色基礎,貫穿產業技術鏈的全能型人才。其次應該把園藝產業和銷售終端市場結合在一起。銷售終端為產業提供貿易信息以及準確收集、分析、預測園藝市場的數據和發展路線,完善的和市場結合在一起,共同發展。另外還要實現產品本身的優勢,通過人才的加入提高園藝產品的技術水平,積極推動創新型產品,對以往單調的產品提出新的開發理念。綜合以上條件,才能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從而鼓勵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其中,也能再次讓市場散發其原有的活力,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高質量的產品,增加對園藝產業的口碑。
2.5提高理性決策素養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者的平均素質較低,尤其在經營素質、管理素質、科技素質、應變能力方面的欠缺影響了其對新技術、新裝備的接受能力,導致農業新技術傳播與推廣滯后、效率不高,然而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又是一項需要全方位投入、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的長期教育過程。采用柔性管理的戰略思想,將長期的綜合性教育與急需短期見效的決策水平提升有機結合,采用非強制手段,不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產者的思維定勢、知識體系為目標,只以提高生產者面對市場變化、環境改變的理性決策素質為前提,以農業科技得到應用為目的。這種柔性管理是在不同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分離參與主體,有傾向性的引領和扶持農業協會、村級合作社、經營大戶,使其成為創新者,由他們參與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與試用并且調整承載能力范圍。他們作為農技推廣單元對土地的規模化生產所產生的經營效益會對其他經營主體產生示范作用,通過創新者的帶頭,產生指向效應,會激發農民自主學習、關注,繼而跟隨決策,農業技術的推廣就會成為自發行為。因此,創新者的應用會增強科技成果的親民性,同時又會促進成果的傳播和普及推廣。
結語
我國園藝產業的不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需要轉變對園藝產業的觀念和認識,采取多種措施來完善我國園藝產業的生產和消費,我國的園藝產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娟娟.我國當前設施園藝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6,12(08):106-112.
[2]張志斌.我國設施園藝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J].世界觀察2015,12(06):20-28.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13119891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