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梅
摘 要 在現在的教育實際當中,口頭作業的形式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它不僅可以減輕學生機械式完成作業的壓力,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完成作業的質量有很大幫助,同時有助于師生之間更好的合作,讓學生愛上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口頭作業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舊的教育方式下,許多學生的興趣愛好得不到提升,面對機械式的作業,不僅耽誤了學生的正常學習時間,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感體驗沒有大的促進作用。因此,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教育者開始實行口頭作業這種形式,來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就口頭作業的有效設計展開討論。
1注重學生特點,設計趣味作業
隨著國家現在對教育的重視,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開始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家長,都對他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所以我們經常在實際當中可以見到學生們往往反映作業壓力比較大,周末也是布置一堆的作業,占用了孩子們正常的休閑時間,都用來完成機械式的作業。這種形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而且不利于發揮學生們的創造力,同時讓學生沉浸在繁重的課業當中,不能很好的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針對這種現象,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來講,必須注重觀察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性格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學生們能夠在完成作業的同時,真正的收獲到所學知識。例如,在對學生設計口頭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完成意識的話題。比如在學習“時、分、秒”這些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家庭作業,即給學生們口頭布置作業。“有誰知道現在幾點了呢?有沒有同學能夠正確地讀出鐘表時間呢?”尤其是隨著現在電子信息社會的發展,有很多同學習慣了查看數碼設備上的數字時間,無法正確的將鐘表的鐘的時間準確的讀取,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進行提問,然后布置作業“老師需要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認識鐘表,能完成嗎?明天上課進行提問哦”這樣給學生布置了口頭作業以后,既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助于家長和教師的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發展,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保障。
2設計貼近實際,激發完成意識
口頭作業的設計,由于沒有機械式作業的質量,所以教師在布置下去以后,有許多同學對此不是特別重視,在進行口頭作業完成的過程中,也沒有很好的完成意識和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與教師布置口頭作業的目的相違背。針對于學生們的這一學習現狀,教師在進行口頭作業設計時,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小學學生的發展特點,他們在學習方面往往沒有很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不予以重視。那么教師在布置過程中,就必須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而且能夠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快速的完成,既能夠保證教學效率的提升,又不至于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完成家庭作業方面,這樣給學生提供了學習其余知識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物體形狀”這一章節時,教師在課堂上已經給學生們做了基礎的講解,但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將其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教師可以將口頭作業設計成“每位同學回到家中,從家里的物品當中選擇三種不同形狀的物品,明天課堂提問”。這個口頭作業的完成情況只需要學生去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復習才能夠完成的,對學生知識的牢固掌握情況也是很好的檢驗。
3設計形式多樣,發展學習能力
在口頭作業都布置過程中,除了應當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來進行設計,還應當針對小學學生的發展特點來進行作業設計。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對色彩和圖形比較敏感,那么此時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作業設計。比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學習“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在自己的習題練習本中,運用自己喜歡的圖案來進行加減法計算。例如,有的同學喜歡五角星圖案,有的則喜歡三角形等等,教育者就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圖案代表一個數字,同時可以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讓學生來進行加減法計算。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而且能夠保證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認真仔細,能夠更快速的掌握加減法的運算規律,對于提高教學效率來講,也是很好的一種途徑。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們兩兩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師的布置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兩人互相討論商量,得到正確結果,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又可以增強學習積極性。
4增加檢查強度,完善作業制度
口頭作業相對于傳統的機械式作業來講,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機械式作業,教師注重追求的是作業的完成量,而口頭作業,教師在檢查方面往往不能做到全面仔細檢查,對于學生們的完成情況,缺乏嚴格的審核制度。因此針對這種現象,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口頭作業的完成程度,教師在進行口頭作業檢查時,必須增強檢查強度,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做一個全面系統的檢查,保證學生能夠真誠的為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而不是應付。例如,再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以后,由家長親自簽字,在第二天的課堂開始之前,教師隨機抽取一部分學生進行簡單的作業檢查。比如,在學習了“千克與克”之后,就是可以讓學生跟隨自己家長,去發現超市或者當中有哪些物品是1000克?哪些物品是幾十克?多少能稱為1000克?等,教師在課堂當中,隨機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來進行回答。
5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當中合理的運用口頭作業的形式代替傳統的機械式作業,既增加了學生的作業完成興趣,又讓學生在口頭作業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實踐性能力,拓展了理性思維,有助于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開發創造力,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藍善英.淺談小學數學口頭作業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02):306.
[2] 單曉露.小學低年級數學口頭作業設計與運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6(07):67+69.
[3] 吳萍.數學非書面家庭作業的設計與評價[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17(11):48-49.
[4] 丁甲君.基于課程標準的小學數學口頭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赤子(下旬),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