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玲
【摘要】中華文化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歷史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優秀的文章數不勝數,經典的誦讀是當代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環節,同時經典誦讀對于高中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從經典誦讀的現實意義出發,探究經典誦讀在高中生人文素質培養中具體的實踐活動。
【關鍵詞】經典誦讀;高中生;人文素質培養
經典文章的誦讀,既能讓高中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能夠提升學生對語言的組織和理解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意義重大。
一、高中生經典誦讀現狀
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經典誦讀往往流于形式,在以高考為重點的教學指導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把教學重點歸結為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在閱讀方面也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得分技巧,而不是讓學生體會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高中生在課余時間更多地接觸電子產品而放棄了類似于閱讀這樣的休閑方式,閱讀量的減少,對于經典誦讀的不重視,造成當代高中生文學素養偏低。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的考試機器,從這一社會需求出發,作為教育者應該將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1]。
二、經典誦讀對于高中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中時期是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的經典誦讀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歷朝歷代都將道德素質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在對經典的誦讀中同樣可以找到重視道德素質的例子,我國的儒家文化講求“仁、義、禮、智、信”,這是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衡量的標準,只有具備了這些方面的優點才能算得上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選用這方面的經典文章來給學生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我國傳統思想道德文化,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教育作為貫穿人文素質培養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對于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愛國主義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我國和諧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在我國歷史上經典的作品之中,與愛國主義情懷有關的文章不勝枚舉,將這些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文章融入高中生的經典誦讀體系中來,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這些經典作品之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促進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3.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
對文章的誦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古人總結出的經典規律。對于任何一篇文章,想要領悟其所表達的情感和深意,認真的誦讀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沒有認真地對文章進行誦讀,那么即使老師講解得很透徹,學生由于對文章內容的不熟悉也會導致對文章理解困難,難以真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對經典文章的誦讀之中,會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經典的著作中所包含的內容多種多樣,涉及多學科多角度的知識點,經典誦讀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與此同時,經典誦讀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經典誦讀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有利于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經典誦讀在高中生人文素養培養中的實施策略
1.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者應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將經典誦讀工作落到實處,不要讓經典誦讀成為一個口號,要改變對經典誦讀的舊的認知,真正認識到經典誦讀對于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在經典誦讀活動開展過程中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出發點,不要將經典誦讀作為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一種手段,而是將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看作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學生視野的一種渠道。
2.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要在整個校園內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學校可以在校園內進行經典誦讀的宣傳,讓學生認識到經典誦讀對于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在班級內部,教師和班干部要配合做好班級的宣傳工作,在各班級內部宣傳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其次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等形式讓學生體會到經典誦讀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參與經典誦讀的積極性 [2]。
四、經典誦讀在高中生人文素養培養中的實踐方案
1.課前學生誦讀環節
課前誦讀環節的主要內容是在正式上課之前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做經典誦讀的展示。展示環節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整個班級被分為幾個小組,在高中經典誦讀的文章如《論語》《孟子》《弟子規》等中選取任意章節來進行展示,除了必要的誦讀環節的展示,還要求學生敘述對于具體章節含義的理解及情感的解讀,并結合實際,說一說所選章節的內容的現實意義,同時說一說自己在誦讀之后的理解和感悟。在準備過程中給予各個小組充足的準備時間,每周根據課時的時間來安排展示環節的具體時間,在準備過程中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展示環節采取輪換制度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展示的機會。通過經典誦讀的展示環節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經典誦讀的認知度和參與積極性,小組討論的模式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經典誦讀環節與常規教學內容互為補充,為傳統的課堂模式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2.多種誦讀方式的運用
對于經典的誦讀不能“一帶而過”,要運用靈活的誦讀方式,對經典文章進行反復的深入的誦讀,才能體味到其中的真意。模范誦讀是在學習和誦讀新學的經典文章時的最佳選擇,模范誦讀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由教師對學生做出誦讀示范,也可以由教師挑選優秀的學生代表進行示范性誦讀,在示范性誦讀的過程中就要求示范者融入具體的經典文章或詩句的情景之中,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誦讀李白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時,就應該體味作者豪放不羈的性情,誦讀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除了模范誦讀,齊讀也是經典誦讀的一個重要方式,讓學生對一篇經典文章進行齊讀,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課堂專注力,共同營造良好的誦讀氛圍。在齊讀之后由學生“毛遂自薦”上臺進行單獨誦讀,教師做出評價,對于優點加以鼓勵,對誦讀中的不足之處給予指導。除了齊讀、個讀,還可以進行配樂誦讀,在誦讀如《望岳》這種氣勢磅礴的詩句時,就可以配以恢弘大氣的音樂,在誦讀如《論語》中的經典語句時也可以配上我國古典音樂,使學生更能體味古典文學之美[3]。
3.開展經典誦讀的示范課
開展經典誦讀的示范課,可以邀請優秀教師以公開的方式向其他老師提供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參考,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對教師產生示范作用的同時還能夠向學生展示我國傳統經典文化的魅力,提升學生學習經典篇章的積極性。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示范課堂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容忽視,所以說在國學經典的誦讀和學習中開展優秀教師的示范課具有重要的意義。
4.開展經典誦讀的征文及競賽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就可以開展關于經典誦讀的相關征文和知識競賽活動,這有利于強化學生在經典誦讀過程中的學習效果,要在校園內進行廣泛的征文和知識競賽的宣傳,號召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傳統經典文化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在征文方面由學校組織,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有關經典誦讀方面的征文活動,同時可以在校內開展經典知識比賽,豐富經典教育的模式。有關征文和競賽的活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更具有靈活性和新穎性,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對經典的認知,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在收獲了知識的同時還鍛煉了自身的各項素質與能力。
5.“家校共建”的實踐活動
源于生活的經典教育應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只有通過實際的活動體驗,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經典的興趣。首先,以傳統經典中的“尊老愛幼”的理念為指導,組織學生到孤兒院和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兒童,關心他們的生活,并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們的物質和精神上送去“溫暖”。其次,在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的詩句的指導下,倡導節約意識,避免浪費糧食的行為出現,在學校開展“光盤行動”,引導學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同時也要要求家長在家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家校共建共同幫助學生形成節約的習慣。最后,在學生畢業時組織感恩母校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感恩教師,感恩學校,踐行傳統文化中的感恩意識。
五、結語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棟梁,正因如此,對于青少年的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在高中生的教育中融入經典誦讀的元素,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這些方面來看,經典誦讀在高中生人文素質培養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安占海.提升高中生國學素養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下旬,2016(5):5.
[2] 李勝男.構建經典誦讀環境營造經典文化氛圍[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10):29.
[3] 朱志紅.誦讀經典詩文弘揚傳統文化——芻議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考試周刊,2016(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