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通澤
摘要:作文評語特別講究,因為它能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同時也學生明白寫作努為的方向。特別是對于讀得評語做三到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會按照你的評語再次讀已批改的文章,來加以領悟,最終會做到揚長避短,寫出師生滿意的文章來。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評語;四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077-01
語文課標中指出:“要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由此可見,小學生作文書面評語書寫形式,不應只拘泥于一種形式,要富有變化。教師要善于變通,勤于探索,要在既節教師之勞,又不損學生之益的前提下,兼取多種有效的辦法,提高評價效率。筆者認為,小學生作文評語應做到以下四性。
1.老師批改作文評語要具有褒貶適度性
無論是哪個學生寫的作文,都會有一定的優點。比如:句子通順,修辭恰當,段落分明,中心突出等。老師要看是誰寫的文章,這個學生水平處于哪個段,然后才從文章找到優點加以評論。不能一刀切,一棍子打死。
如語文成績靠后的學生,句子能通順便不錯了,能用一些修辭手法也算可以了。因此老師便抓住這些優點給予評論,優點一般大于缺點,使學生認為他寫的文章還是成功,便不會產生壓力,不會畏懼作文教學。
比如:我班的許多學生的評語,我均按學生的學習層次加次評記,而且每次評語都是褒的多,貶的少。導致全班同學不認為作文是攔路虎,也不見學生不上交作文的現象。
2.老師批改作文評語在語氣上要具有希望性
老師評語的希望性,會讓學生感覺在作文學習上,他在老師的眼中還是有希望的。切忌在說缺點時直白告訴或者動不動就說:離題萬里,不成文章等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說的學生一無是處。這樣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是寫作文的材料,因此出現害怕心理,總不敢落筆。反正在老師眼里都是寫不成功的,還是來個干脆不寫。
如:我班的尹浩同學就是最好的例證:他在三年級的時候寫作文,反去復來就那么幾句話,總找不到寫的。我為了鼓勵他,我在他一次作文評語中寫道:你寫的句子通順,也有擬人寫法。你若能多去去圖書室看看課外書的話,語句便會變得豐富起來,相信你會做到。也正因為這次評語,可說是一語驚醒了夢中人。他每每課余時間,他的身影灑落在圖書角,圖書室里。到了六年級,作文水平也跨入本班學生中間位置,而且他在畢業卡上寫道:老師,感謝您,沒有您那次的作文評語,也許我還寫不成我滿意的文章。
3.老師批改作文評語要具有指導性
作文評語要具有指導性,否則學生不一定找得到他修改的方向。文章大都是修改出來的,特別是小學生,修改作文是讓他們先體會,再對中找到努力的方向。任何一篇文章,總有不足,那個不足老師必須提出來,好讓學生們沿海那方向去修改,提煉出好文章。否則學生怎么寫也只是個無頭蒼蠅,沒有修改的頭緒。
如我班的彭發佩同學,寫文章總是一氣呵成,但就會出現一些不足,往往在人做事的細節粗枝大葉地寫出來,所以讀起來有些枯燥,特別最感人細節描寫做不到位。因此在五年們每次評語中都有:處理好細節描寫便讓此文錦上添花。到了六年級,她慢慢克服了這個弱點,學會自我修改,成為班上寫作矯矯者,還有好幾篇搞件在黔西南教育網站發表。
4.老師的批改作文評語要具有綜合性
作文本身就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當然老師的評語更具有綜合性,不以偏蓋全,斷章取義,只抓一處。否則老師的作文評語便會失效。特別針對本班中等以上的學生,評語的綜合性能讓學生體會到本次作文優劣所在。優在何處?劣在何處?才能做到揚長避短,繼續發揮,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作文特色之路。
評語的綜合性包括了語句通順、修辭手法貼切、段落層次分明、中心突出之外,一些過渡句過渡段的運用是否貼切合理,有沒有邏輯關系等。著重指出的是過渡句與過渡段,往往學生們把握不住,會讓上下不相干,出現脫節現象。這便在走師綜合評語中給提出來,并需畫出一些修改符號,讓學生去琢磨與體會,久而久之便找到解決的突破口,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
另外,寫評語時要本身要簡潔、明了、自然、親切、實事求是,充滿希望、富有啟發性,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評語,不僅要反映學生習作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寫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通過積極引導,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
5.結束語
總之,老師批改作的文評務必做到上述四點,否則會造成學生心里負擔,認為作文是語文學科中的不可逾越的鴻溝,望而生畏。只有做到上述四點,才能讓學生敢寫作文,寫好作文。當然,小學生作文評價方式頗豐,教師應根據所處環境,教師自身經驗,學生的發展,采取有效的方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同時,教師應與時俱進,有效地將新技術融入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成長,使評價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慧萍.習作批語“四注意”[J].吉林教育,2009年05期.
[2] 李愛華.作文評語要體現出三性[J].文學教育,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