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仕紅
摘要:數學合作學習是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數學課堂學習任務,按照明確的責任分工進行的互助性學習的一種學習模式。當今課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花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學到最多的知識是每個教師的最大心愿。如果還是按過去的老套路、老方法去做,勢必會讓我們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是數學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保障。
關鍵詞:數學;新課改;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133-01
1.良好的預習習慣是數學合作學習的前提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是數學合作學習的前提,是教育改革的呼喚和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著人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課題,需要從理論與實踐上不斷地豐富完善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并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一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課的所有內容,包括練習。
二畫,就是畫出重點知識及未看懂的地方。
三查,就是查工具書,要把查出的內容多讀幾遍,牢牢記住并掌握它的意義;如數學中遇到新的概念,要弄清概念的產生及概念的內涵和應用范圍。
四記,記下預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也就是把課本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起來,拿到課堂上來解決。這樣,你在聽課時就會全神貫注,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能重視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堅持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并有意識地采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能力定能得到提高綜合素養定能得到提高。
2.小組建設是數學合作學習的關鍵
2.1 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合理的構建學習小組,既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表達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4-8人為宜。
2.2 明確小組成員責任。建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后,每一個小組根據成員各自不同的特點分別編號,明確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責任,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讓每一個人明確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組長又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聯系教師與全組成員的紐帶。選好組長,直接關系到小組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成敗,因此要選擇協調能力、號召力、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
2.3 做好各個小組的培訓工作。數學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品嘗成功的喜悅。因此培訓學生的合作能力非常重要,在培訓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認真思考,大膽發言,能把自己的探索、發現,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交流。
2.4 正確進行評價。強化小組團體激勵,對小組成員的評價教師須把握以下幾點:(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學習過程的評價,要體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2)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3)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活動的秩序,組員參與情況,小組匯報水平,合作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4)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注意從以教師評價為主向以自我評價為主逐步過渡,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尋找改進的辦法。另外,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諸如最佳學習小組、最佳小組長、最快進步獎等評選活動。
3.膽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是數學合作學習的目的
數學語言是反映數學特點的學科,具有科學準確、邏輯嚴密、表達完整等特點。學生對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其后繼學習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3.1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愿說"。要讓學生"愿說",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愿說"。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有話可說。
3.2 循循善誘,鼓勵學生"敢說"。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部分學生不大敢發言,其原因是由于傳統課堂習慣了"我講你聽"的"一言堂"。因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造良好的"語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言。
3.3 導之以法,培養學生"會說"。如果不會說,還是不能成為表達能力強的人。我們一些教師舍不得花時間,認為太可惜,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多做些題目 ,有些教師怕教學時間來不及 , 讓學生說還不如教師講算了.殊不知這些"舍不得花時間" 、"教學時間來不及",實際上是教師剝奪了學生說話的權力,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都以教學相長,相互和諧,師生共謀發展而聚焦于一起,即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個體學習一統天下的局面,將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納入課堂中,使合作學習成為新課改的一個亮點。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學課程標準》總目標的規定:"學會與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