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君
摘要:數學是一門嚴謹、抽象的科目,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它依舊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數學教師需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那么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便成為數學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利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有效的記憶,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數、圖、形的結合,它們將知識進行呈現,貫穿在課堂的始終,這也是證明“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也說明了“數形結合”在數學中的地位。總之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為學生講述數學知識,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所總結出的教學經驗: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數學之美
數學就像是一個瑰麗多姿、充滿不可思議的世界,在內容上帶給我們啟發,在方法上帶給我們創新,在形式上給予我們美的享受。教師采用“數形結合”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還能夠將圖形的美感灌入課堂中,增加小學數學課堂的價值與活力,從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當各式各樣的數學圖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時,能夠成功地吸引到學生的目光,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進而增強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圓柱與圓錐”的主要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將圓柱與圓錐的各種圖形進行展示,同時也可以將其動態化的拆分,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從而了解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生活中,我們常用的圓柱體與圓錐進行列舉,比如學生經常看到的圓柱筆筒與易拉罐,圓錐沙漏與陀螺等,將它們的圖形展現在課堂之中,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數學形象之美,并且與生活的具體事物相關聯,更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本節課的學習效率。
二、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認知數學之象
“形”是物的具體表現,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具象展示,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是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將其化解。比如在課堂中,將學生日常接觸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既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也能夠加強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提升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簡易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在進行“分數的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有一個應用題:兩種中國結,會用到不同長度的線條,第一種用到3/5的線條,第二種會用到2/5的線條,如果我們各需要18個中國結,那么需要多少線條?根據這道題,教師為學生畫一個簡易圖,將每一個數都看做一個整體,然后讓學生明白應用題中的各個數據的關系,然后進行整體的運算,既能夠簡化題型,也能夠讓學生清晰了解該題中各個數據的變化。
除卻“簡易圖”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路程問題,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各種已知條件與問題,從而快速地解答問題;利用“坐標圖”幫助學生理解空間的概念,從而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利用“表圖”幫助學生總結數據,看清數據之間的聯系,從而將數據進行有效的分類。總之,“數學結合”是小學數學課堂的有力輔助工具,是幫助小學數學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重要途徑。
三、促進學生思維擴散,體驗數學之靈
思維是區分一個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標,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表面上看是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與運用數學知識,但是更深層次的挖掘,我們會發現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擴散,能夠深入地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
例如,教師在教學“百分數”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將數量關系,轉化為圖形,也可以將圖形轉化為數量關系,在轉化的其中,也就是學生數學思維發散的過程。比如教師可以用班級人數為例:班級中共有50個人,其中男生有23個,女生有27個,那么男生占據的百分比是多少?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餅圖,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然后根據餅圖內的信息,將百分比寫出來。反之亦然,思維就是在不斷地開發與轉化中進行靈活地應用。
總而言之,“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原動力,理解是掌握知識的關鍵,數形結合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無形中將數學的解題思路形象化,為學生適宜地提供了多種數學圖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能夠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希望每個小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王友蓮.“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86-87.
[2]郝廣磊,徐杰.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