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116-01
摘要 國網壽光市供電公司營銷黨支部堅持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實施多元化營業互動服務網絡建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承諾,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尊重和認可,被壽光老百姓親切的稱為“萊鄉光明使者”。
關鍵詞 先鋒服務 黨建工作 營銷管理
一、項目實施背景
隨著公眾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對電力服務質量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傳統的供電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服務需求。目前,壽光公司營銷支部服務客戶30多萬戶,工作稍有不慎,極易引發客戶投訴。在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面前,需要從服務理念、服務手段、服務渠道等多方面開拓思路,大膽創新,建立一套快速響應客戶訴求的優質服務新模式,以全面滿足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
二、特色實踐做法
黨支部以“先鋒服務”為目標,創新實施了“技術服務前置、繳費服務前置、業擴服務前置、窗口服務前置、愛心服務前置”等“五個前置”服務管理模式,將生產經營工作從“業務導向”向“客戶導向”轉變,為客戶提供前置式友好型服務,解決了“便民網點少,服務隱患多;服務手段少,客戶意見多;服務渠道少,客戶訴求多”等“三少三多”問題,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技術服務前置
黨支部組建“用電安全診斷黨員先鋒隊”和“用電技術診斷黨員先鋒隊”兩支隊伍,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用電安全和用電技術指導。兩支先鋒隊指導客戶監測、分析、提升其電能質量,合理利用電網資源,挖掘節電潛力,節約生產成本;指導客戶從設備運行、安全工器具、應急預案等10個方面進行“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開展檢查、通知、整改、備案“四到位”安全管理,完成客戶安全用電橫到邊、縱到底的VIP“體檢”。對發現的隱患,現場發放整改通知,為客戶量身定制防范措施,確保安全用電。
(二)繳費服務前置
營銷支部組成黨員攻關小組,細致分析城市、鄉村客戶繳費習慣,積極推行多元化繳費模式,針對年輕客戶群體,主推支付寶、微信、95598智能互動網站、網上銀行四種繳費方式。針對中老年客戶群體,推薦營業廳穿墻機、自助終端、POS機代售網點、電費充值卡等現場操作繳費服務方式,必要時提供人工服務協助。支部還借助銀行網點覆蓋廣的優勢,與各大銀行合作建設10臺24小時壁掛式自助售電終端。在農村新建280處POS機代售網點,基本實現“村村設點”,拓展了繳費網點覆蓋面。
(三)業擴服務前置
黨支部開通電力業擴“綠色通道”,實施業擴報裝便民提速行動。設立黨員先鋒崗,實行分片區服務“一站到底”,全過程跟蹤服務客戶工程。實施低壓報裝全過程管控,居民客戶提交的資料種類由4種改為2種,非居民客戶由14種減少為5種,高壓客戶由18種減少為6種,實現居民客戶報裝次日接電,低壓無工程報裝4個工作日內接電。開通網站、短信、微信、電話、智能終端等電子化業務辦理渠道,推送業務辦理進程信息。
(四)窗口服務前置
黨支部踐行“你用電,我用心”服務理念,推行細心、貼心、愛心、知心“四心型”“窗口服務”推行“一站式服務、并聯式審批、陽光下作業、規范化管理”運行模式,嚴格落實窗口服務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內轉外不轉、限時辦結制等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能“電子營業廳”。支部還積極暢通客戶訴求渠道,定期開展民意調查活動,黨員帶頭與客戶面對面交談,傾聽客戶心聲,了解供電服務實效。并通過“行風熱線”等平臺,及時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為客戶提供優質熱情服務。
(五)愛心服務前置
黨支部組織“國家電網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開展了“安全用電、節約用電”進社區、進學校、進集市、進家庭、進大棚活動;發放《便民服務卡》,向廣大客戶提供“零距離”服務。在市區營業廳開設黨員服務隊“夜門診”便民服務舉措,做到供電服務不打烊。建立特殊群體檔案,對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居民客戶,實行手拉手幫扶,讓他們足不出戶即能享受到高效、快捷的供電服務。
三、主要工作成效
(一)黨紐織的先進性充分發揮
打造了“9+1”繳費模式,解決了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微民生”大問題。抽樣調查客戶評價滿意率為99.8%,客戶投訴率同比下降了53%。全市無人身觸電傷亡事故發生,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支部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十佳優質服務明星單位”稱號,被評為全市“文明示范窗口”。
(二)央企的社會責任形象顯著提升
公司服務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贏得了社會、政府和客戶的廣泛贊譽,公司被壽光市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市委書記作出批示,對公司服務基層、服務民生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公司榮獲省公司營銷服務工作標桿單位等榮譽稱號。行風評議繼續保持全市公共服務單位第一名。
(三)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突出展現
共產黨員服務隊“零距離”服務廣大用戶,出動宣傳人員300余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萬多份,宣講用電知識,受到廣大電力客戶的一致好評。定期為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提供上門服務,解除其用電和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多家市級及以上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彰顯了黨支部和黨員的風采,提升了供電服務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