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永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275-01
摘要 不管是哪行哪業,紀檢監察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它不僅涉及到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涉及到一個企業內部的公平公正,從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而煤炭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更是要加強紀檢監察工作,高水平、高質量的紀檢監察干部工作能力影響著整個紀檢監察部門的質量,所以要想有效的發揮紀檢監察的作用,必須要提升煤炭企業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能力。
關鍵詞 煤炭企業 紀檢監察干部 工作能力
一、我國煤炭企業紀檢監察的重要性
我國煤炭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無時不刻影響著國民的生活,所以煤炭行業的良好發展關系著我國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有效的煤炭企業紀檢監察是煤炭企業每一步平穩進行的保障。而且煤炭行業以國有企業的形式存在,這個形式本身就要求煤炭企業要嚴格執行黨的相關理念,遵循黨規黨紀,為人民服務,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所以煤炭企業做好紀檢監察不僅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利于彰顯中國共產黨的清正廉明,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另外,我國在近幾年加大了打擊貪污腐敗,收受賄賂等不良現象的力度,在煤炭企業內部同樣存在著此類問題。作為煤炭企業的負責人、共產黨員,無視黨規黨紀,利用職權行不正當之事,嚴重損壞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對這種情況,要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打擊腐敗,發揮紀檢監察的作用,切實維護好煤炭企業員工和廣大人民的利益。
二、我國煤炭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紀檢監察干部思想僵化
部分紀檢監察干部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容易思想僵化,過于循規蹈矩,按照理論和規則辦事,政策上怎么說就怎么去做,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做出調整,在落實工作的過程中通常生搬硬套,最終導致工作效率不高,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功利心過重
在紀檢監察的過程中,因為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人員,在與他們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部分紀檢監察干部可能存在“老好人”的思想或者一些“人情關系”,不敢“真刀真槍”去揭露或者處罰,放縱了那些違法人員,使得他們存在僥幸心理,極大程度上導致他們的再犯,另外這種做法對于其他人員來說有失公正,會使得他們在之后的工作中喪失對企業的信任,產生不良的影響。而且,部分紀檢監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付出與收獲成正比”的思想,只注重一些有利于自己職位上升的一些事務的處理,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放松了自己的政治警惕性,不利于煤炭企業各人員良好作風的監察。工作積極性不高因為紀檢監察工作是一個相對比較枯燥的工作,所以部分紀檢監察干部處于這個崗位的時候,對工作熱情度不高。平時工作的過程中,比較松散懈怠,缺乏主動性。而且現在的紀檢監察干部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公仆意識低,覺得自己大權在握,高高在上,不為人民辦實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應的各類問題。
三、提升煤炭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工作能力的相關舉措
(一)加強干部培訓
在煤炭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中,紀檢監察干部處于重要的地位,影響著整個部門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相關培訓。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紀檢監察干部牢固樹立起企業制度意識,責任意識,遵守紀律。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更是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維護企業員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發揮共產黨員廉潔從政的帶頭示范作用。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方面的教育,認真學習煤炭企業相關理論知識,熟悉各種操作過程,這樣在監察的過程中才會真正發現不妥之處,及時進行處理,提高工作效率,為部門員工做好的榜樣,不做一個盲目指揮的干部。最后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經濟、管理相關方面的專業技能,新形勢下,對于煤炭企業紀檢監察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相關干部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補充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紀檢監察部門的水平。
(二)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創新能力
社會各方面變化的飛快,固守不變將無法適應新的潮流,容易被時代所淘汰。煤炭企業在這種新形勢下,也會發生變化,不管是技術上,還是管理制度上都將推陳出新。而煤炭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也要為適應整個企業變化的形勢而作出調整,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實現整體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這個過程中,煤炭企業紀檢監察干部起著良好的帶頭作用,對于一些改革創新不僅要進行領導,更是要進行引導,推動整體的跟進。所以紀檢監察干部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面對問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做出應變。
(三)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整體協調能力
紀檢監察部門是一個要與各部門各人員打交道的部門,這個過程中,需要交流溝通,也需要一個整體的規劃。在紀檢監察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與其他部門溝通,極易產生誤會,得不到其他部門的支持,不便于自己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好的同事關系的打造。同時紀檢監察干部要從整體上進行規劃布局,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紀檢監察干部要從這兩個方面提升自己,加強各種實踐操作,積累經驗,同時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內部也要經常進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