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英
摘要:本文以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主要的論述對象,著重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的若干問題,例如學生們的課業負擔過重,小學語文課程缺乏創造性和趣味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枯燥等等。結合這些問題,將信息技術適當地引入到小學語文課中,從而進行資源整合,優化教學,使得語文課能夠“舊貌換新顏”,增加了自身的趣味性,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難度,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會真正愛上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資源整合;教學方法
一、關于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分析
1.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下語文學習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便是老師們的教學方法因循守舊,缺乏足夠的創新性與內在活力。因為缺乏自身的創新性和內在活力,因而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往往感到百無聊賴,無法涌動起自身最大的學習潛力,學習效率往往是事倍功半。
2.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教育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概念,應該恰當地運用各種手段來為教學服務。在當下這個互聯網時代,通過使用信息技術來為教學服務是一件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好事。如果老師們能夠充分使用好信息技術,相信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能夠比現在高漲很多,也更能夠彰顯出語文所具有的魅力。同時語文老師們的日常工作極為辛苦,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付出大量的勞動力,適當地使用信息技術也能夠為老師們“松綁”,使其能夠將自身的勞動力投放在更為重要的事情上,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二、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進行整合
1.發揮技術優勢減輕學生們學習負擔
小學生的語文課業負擔還是比較重的。很多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在放學回家后都要花費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完成自己的語文作業。平日的習作、抄寫等作業更是令學生們苦不堪言。現在可以將信息技術適當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來。例如在默寫課文的時候,可以令小學生們利用word等軟件進行獨立完成。
2.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全方位立體式教學
老師們如果能夠通過信息技術充分實現教學創新,對于自身的語文授課和學生們的語文學習可謂是一大利好消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的水才能夠保持自身的鮮活和充盈,唯有積極求變才能夠將語文課教出新意。上文已然分析過,通過信息技術可以使得學生們的課業負擔得以減輕,事實上,通過信息技術,也可以使得老師們的體力勞動得以減輕,能夠不再成為粉筆末的吸收者,可以減去寫作板書的勞苦[1]。通過使用ppt,將自己的教學意圖和教學重點呈現而出,圖文并茂、一目了然,簡潔、便利、高效。同時,老師們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flash、photoshop等軟件適當地與所要講授的課文內容結合起來,以強大的互聯網技術作為依托,從而使得自身的課程能夠更富有時代氣息和技術含量,也更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數字圖書館》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們通過對于課文的閱讀,對于數字圖書館只能夠有一個相對模糊和膚淺的認知,然而如果結合信息技術來加以學習的話,相信情況會大不一樣。老師們可以將有關數字圖書館的視頻資料嵌入到自己的ppt之中,使得學生們能夠有一個更加感性的認知[2]。對于小學生而言,感性層面的認知和體驗往往要比理性分析和討論產生更大的影響,也更能夠為小學生們所接受。在學習那篇著名的《丑小鴨》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關于《丑小鴨》這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制作成flash動畫,例如將丑小鴨蛻變成白天鵝這一著名場景用動畫這一學生們深深喜愛的方式呈現而出,往往能夠取得非常好的學習效果。也可以再結合著名的天然湖的音樂,讓學生們宛如身臨其境,相信在學完這節課后,學生們能夠久久難忘。
3.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個性化教學
正如龔自珍的詩句所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對于學生們而言,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們而言,人生才剛剛開始,一切都未成形。老師們不應該在小學時期就將學生們培養成為整齊劃一的學習機器以供自己的差遣,應該使學生們逐步養成獨立的人格,獨立的學習方式和獨立的思維方式,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們感受到自己被老師們充分尊重,也能夠感受到學習所具有的快樂。例如,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多半是天真爛漫的、向往自由和快樂。老師們應該結合小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將語文課打造成為一堂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課程,而不應將其打造成束縛孩子們心智成長的牢籠。否則的話,學生們在小學時期就有可能形成相對畸形的人格,對于未來的成長殊為不利。如果因為老師們的沉重負擔而減損了學習興趣的話更是得不償失。老師們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意見,將語文課以學生們更加向往的方式呈現而出,富有活力、熱力、動感。
4.注意事項
須知,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實施都不是無目的、無條件的。小學語文課之所以要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其目的還是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活力、學習積極性、學習創造性,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3]。信息技術的開展并不是要使得語文課變得面目全非,而是要是語文課能夠實現自身的優化升級,能夠適當減輕學生們的學習負擔,將節約出來的時間用于拓展學生們的語文知識上。同時,也使得語文教學能夠更加貼合時代的發展,使得語文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所謂個性化也并非是任憑學生們信馬由韁,而是給予學生們一定的自由和空間,讓學生們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發展方向,實現自身的進步。
三、小結
本文分析了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進行整合的必要性、合理性,并提出了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進行合理的整合,從而使得小學語文課既能夠保持自身原有的人文關懷,同時又能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更好地向學生們傳播語文課的內在精華,實現個性化教學。當然,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適度的原則,不能使語文課喪失其本來面目。
參考文獻:
[1] 溫景山.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整合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4(1):185.
[2] 范云貴.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2):186—187.
[3] 劉金鳳.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J].科技信息,2010(2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