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69-01
摘要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變革時代,以“互聯網+各種傳統生產行業”,充分發揮了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與集成,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已無法滿足新時代要求,創新“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思路成為現代化企業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 人力資源管理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嚴峻挑戰。目前,企業的人力資源主體逐漸向“80后”、“90后”過渡,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互聯網的痕跡。在“互聯網+”時代下,亟需對我國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然后結合互聯網技術,推動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和發展。
一、“互聯網+”特性
相互融合性,通過互聯網將消費者轉化為企業的參與者,實現產品創新,也可將生產的產品通過互聯網給消費者帶去體驗,同時收獲產品的客觀性評價。智能性,企業中很多復雜的工作都可以通過網絡軟件的輔助得到解決。云計算與大數據為企業減少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節省了較大的時間成本。創新性、包容性,能夠真正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
二、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人事管理,即傳統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雖然相對于傳統的勞動人事管理已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就目前企業的管理現狀而言,人事管理依然還是強調將工作作為企業的核心。在管理方面,領導者更多的不是以人為本進行管理,而是以管“事”為主。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潛能的開發,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不相符。
(二)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組織的向心力不足。雖然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還是注重人的因素,但是由于在企業實踐應用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事與愿違的情況。員工之間不愿意相互合作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各個部門和工作的職責、內容不相同,員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并不多。
(2)部門工作較為繁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由于擔任著考勤、工資發放統計及日常員工的培訓工作,工作量繁雜,影響了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所用的時間。
(3)存在激勵效果不明顯的狀況。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雖然也利用了激勵管理理論,但是激勵效果仍然存在不足的現象。
三、“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思路
(一)采用智能化的招聘手段
招聘是企業管理的第一步,網絡招聘的優勢,就在于其方便、快捷,且信息量較大,可根據企業不同部門的不同要求,在互聯網上進行模塊分類的招聘。不僅使企業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與條件相符合的員工,更為應聘者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應聘平臺,從而在招聘過程中提升雙方的效率,真正提高人力資源在現代管理中的水平。
(二)加強網絡培訓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在培訓方式上較為繁瑣,主要是運用報告、演講或課堂傳授的方式進行在職學習。這種培訓方式,耽誤了員工工作時間,耗費企業資源,且培訓效果不佳。企業應及時更新觀念,將培訓工作通過互聯網進行,不僅節約員工工作時間,并且節省培訓成本,提升培訓效果。
(三)增加員工互動
“互聯網+”表現出來的一個強大功能,便是隨時隨地通過客戶端暢所欲言。這種表現形式,在企業工作中也有其網絡化的經濟效應。消費者如果能夠更好地與企業進行溝通、交流,企業的認可度就可能在無形之中被提升,且有助于創新。企業應積極主動構建一個有助于溝通的平臺,使員工能夠圍繞企業的運轉去開展工作,通過互聯網與各級進行溝通,讓員工可在企業這個大家庭中尋找存在感,從被動變為主動,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
(四)建立新型人才激勵機制,提升員工榮譽感和使命感
在新的社會形態之下,企業員工不再像以前一樣,視規章制度、契約承諾為履行工作任務的標準,而是在工作上有了較大的主動權力,從而改變了以往被領導者約束的地位。所以,若想更好地適應“互聯網+”的發展,企業在管理上也需要通過提升員工的事業心、榮譽感、使命感,穩定其工作狀態,使員工在工作中,通過自己設定的工作計劃,實現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合作共贏,從而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責任心。
(五)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
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理性與感性兩種因素結合下的管理,除了對員工績效及薪酬管理之外,也在培訓和招聘工作上有著管理意義。但是,在當今知識經濟發展的影響下,員工與員工、員工與客戶、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相互交流,都產生了大量復雜的數據,這些數據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相關人員可通過對大數據的管理和利用,預測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發生了較大的轉變,招聘形式更加便捷,應聘選擇更加多樣,人力資源培訓更加便捷、有效。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不斷優化自身,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