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嬌
【摘要】目的:探討改進護理流程對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股骨粗隆間骨折術患者6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34)與改進組(n=34),對照組行傳統護理,改進組行改進護理流程干預,對比效果。結果:改進組經護理干預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改進護理流程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股骨粗隆間骨折;下肢功能;改進護理流程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55-01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多為老年人,因人體粗隆部位血運豐富,大多患者均能痊愈,但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免疫能力低下,且伴有一定骨質疏松癥狀,極易出新髖內翻,加之老年患者運動能力下將,也易引起多種并發癥[1]。因此加強患者術后護理工作,對改善手術治療效果有著重要意義,本次我院特將改進護理流程運用其中,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手指的6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術患者分為對照組與改進組,對照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46.9~82.6歲,平均年齡(63.49±6.17)歲;改進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47.1~83.4歲,平均年齡(64.01±6.24)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改進組通過改進護理流程輔助治療,包括①健康教育:術后可為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骨折程度,手術效果等情況,并重點簡述術后并發癥類型、危害性及防治措施,提高患者對病癥重視程度及正確認知,引導、鼓勵患者積極配合術后護理工作,完成康復訓練。②患肢按摩:護理人員使用五指沿患者患肢自上而下,依次推拿按摩至患者外踝、足背,促進患肢血液循環;力度控制在患者出現輕微酸脹感為宜,患肢按摩2次/d,15min~20min/次。③微波照射:經手術治療1d后,即可通過多功能治療儀對患者進行微波照射,照射面板固定于切口上方1cm~2cm,調整照射頻率于2500MHz,波長11~13cm,功率40~50W,微波照射1~2次/d,20~25min/次。④被動運動:護理人員通過掌心對患者患處周圍皮膚進行螺旋形按揉,2次/d,10~20min/次;在術后3d,可借助下肢功能鍛煉器,指導患者對患肢進行被動訓練,運動角度由30°逐漸增大,活動最大角度不得超過90°,期間注意患者體位變化,被動鍛煉需持續8~12周。⑤主動運動:當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指導患者進行主動運動,初期可指導患者在靜止狀態下,進行股四頭肌舒張、收縮運動,指導患者腳部伸直,并做后蹬訓練,3~5組/次,10min~20min;術后3d則可指導患者完成下肢肌肉的長收縮運動,并指導患者僅用健側足部、肘部及頭部支撐身體,保持“弓”行,強化患者腰部背肌運動,1~2次/d,5~10組/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恢復有效率,療效評定①顯效:患者能夠正常完成日常運動任務,關節活動功能良好,并無明顯疼痛反應。②有效:患者膝關節活動角度可達70°~90°,伴有輕度可忍受性疼痛,日常運動無明顯限制。③無效:膝關節屈伸角度<60°,伴有明顯疼痛反應,日常運動嚴重受限。
1.4 統計學
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改進組(n=34)中顯效19例(55.88%),有效13例(38.24%),無效2例(5.88%),總有效率為94.12%(32/34);對照組(n=34)中無效8例(23.53%),有效15例(44.12%),顯效11例(32.35%),總有效率為76.47%(26/34);對照組有效率低于改進組,差異顯著(x2=12.419,P=0.000;P<0.05)。
3 討論
老年人群身體機能下降,加之骨質疏松影響,極易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發病率占全身骨折2.8%~4.3%,目前主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但由于老年患者恢復能力低下,通常需要長時間臥床靜養,加之其身體機能限制,極易導致患者出現關節僵硬、肌肉廢用性萎縮等并發癥[2],對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本次研究中,我院通過改進護理流程給予患者護理,對其進行股骨粗隆間骨折專業知識講解,可幫助患者對疾病建立正確,并能提高護理依從性;同時為患者進行患肢按摩可有效提升患者肢體經絡功能恢復,調節患肢血液循環,并能有效刺激患肢神經反射[3];此外在患者麻醉藥效過后及時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舒張運動;并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合理指導患者完成健足、肘部支撐訓練,可有效提升患者腰背肌能力;通過對患者患肢進行被動運動訓練可逐步提升患者關節功能恢復速度,通過適量運動鍛煉還可預防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狀,可顯著提升術后肢體功能恢復速度。
綜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中通過改進護理流程干預,可有效提高膝屈伸肌及膝關節功能恢復,可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部鳳英. 改進護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效果[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6(35):286-287.
[2] 張媛, 張歡敏. 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改進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56):11068-11069.
[3] 張金梅. 改進護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的臨床探討[J]. 中國醫藥科學, 2017, 7(18):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