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婧媛
【摘要】醫院的日常工作不僅僅是醫生來支持的,還有一個職位也是尤為重要,那就是護士,相較于醫生,護士是直面病人的最前沿。護士的工作不僅體現在對病人完成“身護”,還需要完成對病人心理上的守護——“心護”;在工作日常中,需要不斷地跟病人溝通接觸,成為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橋梁紐帶;要承擔起接待工作,本職的護理工作,還有完成后期的“醫囑”延續工作,并且還要把醫療知識做出分享工作等等。由此可見,要做好護理工作,護士人員需要擁有極強的專業素質,還需要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等等。本文對如何做好內科的護理工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內科;護理工作;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231-01
隨著醫療越來越發展,病人對醫院的選擇也是越來越看中,醫院醫療水平的高低不再局限于“醫療設備”的配給上,還表現在一家醫院醫護人員團隊組成。除了醫院的“名醫”對病人來說是考量的因素,護士組成的護理團隊也是越來越發揮著作用,對病人直觀的感受起到很重要的影響。病人來到醫院,首先接待他的就是護士,也是最頻繁接觸的,每一位的護士都應該耐心處理病人出現的問題,在與病人及病人家屬交流的過程,護士實現了“身護”與“心護”工作。那么,護士是如何做好內科護理工作的呢?
一、當前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護理流程的不規范:既然是護理流程,必然有需要遵循的意義。目前存在一些護理人員因為“工作忙”,“工作經驗豐富”等等,容易在實際護理工作中產生了經驗主義,或職業倦怠,往往會不按照護理流程進行護理,這時的醫護氛圍就是“就怕萬一”。這種意識上的松懈,其實已經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隱患。例如:護士消毒的步驟等都進行了簡化,即使是沒有醫學常識的普通人,都明了消毒的作用。如果簡化了消毒步驟,往往會使患者受到細菌的感染,會影響患者健康與恢復。
2.操作的不規范:護士的護理工作其實也是非常專業化的,其中的技術性強度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簡簡單單的“打針喂藥”。在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需要堅守操作規范,才能提供高水平的護理服務,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專業化就體現在可以規范的完成操作。因為護理人員操作不規范會直接導致病人的病情多變甚至是給病人造成生命危險。
3.不重視責任心的培養:護士往往是最先接觸病人的,同樣也是相較于醫生來說最早能發現病人狀態的,也往往是動手解決病人問題的人。在護理工作中,如果沒有極強的責任感,出現護理差錯,那么護士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延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等,還會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很多醫療事故的起因也在于此。
4.護士專業水平的提升不足:并不是護士走出護校就是一名專業的醫護人員,學無止境,想要成為合格的護士,還需要在實踐工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因此,護士要重視起來本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很重要。如患者出現危急情況的時候,專業水平高的人員可以迅速做出反應,把握好第一時間做好搶救工作,而水平較低的人員卻不知如何進行處理,只能等待醫生的到來,延誤了病人的救護工作,這一問題提現了護士專業水平的重要性。
二、針對內科護理工作方法淺析
1.加強監督管理。首先營造一種科學化、人性化的工作大氛圍,讓參與護理人員不至于感到壓迫。在實際的內科護理工作中不斷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增強醫護人員的操作意識,讓醫護人員在心理上與技能上同時獲得提升。通過加強監督與管理,在護士人員出現問題時及時的進行糾正,針對護理人員的操作問題及時進行培訓講解。促使醫護人員的內在與外在都受到工作大氛圍的影響,無疑有助于護士人員提升工作意識,自覺地實施規范化的操作。
2.培養責任心:責任心有的是“天生的”,有的卻是“后天養成的”。醫護工作者的工作職能關乎“生命”,所以醫護工作者必須具備極強的責任心。在內科護理工作中我們就更需要加強護士人員的責任心,防范安全隱患的發生。促使護士人員在完成內科護理工作時認真監控患者的病情發展,與患者進行交流的時候運用禮貌性的語言,護理動作要輕柔等等。要為內科患者打造一個優化的醫護環境,提升醫院的醫護水平。
3.制度上賞罰分明。我們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醫護環境。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制度是基礎,同時要求我們根據監督管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如我們還應該護理過程非常不規范的護理人員應該進行處罰,以達到警示目標;對護理工作非常規范全面的護理人員我們應該進行鼓勵樹立榜樣,以進一步減少護理流程不規范行為等等。有獎有懲,做到獎罰分明,才能使得監督管理工作得到醫護人員信服。當然也能將外在影響變為促使醫護人員內在轉變的動力元素。
4.溝通是必要的橋梁:從日常的內科護士的日常工作,我們可以發現,內科護士的工作實踐中其實包含著很多項,要想順利完成這些瑣碎的工作,不僅僅需要內科護士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還需要他們具有極強的溝通協作的能力。如要具有善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能力,特別是要想辦法與患者溝通,用一個常見的來說: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需要絕對臥床休息一周以上,有些老年患者不能理解過早下床活動會加重病情,如果單純說要遵循醫囑,效果往往并不好,甚至會適得其反,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內科醫護人員耐心細致的講解,積極地溝通,令病患及病患家屬信服,才能產生效果。
5.提升護理人員心理素質:年輕的護士,更需要關注自身心里素質提升,并不是在離開護校之后,他們就是一名合格的護士,他們還需要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積累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問題,這就需要在關注護士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時,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素質提升。現在有非常多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會發生全身浮腫的情況,就會給護士在選擇靜脈注射時帶來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自身的心理素質一定要高,不要緊張,如:靜脈穿刺不成功時,及時表示歉意,并取得支持和理解。
6.工作從來不是獨立去做,團結才會產生效率:內科護理工作中,個人是不可能做好內科護理工作的。內科護理工作必須晝夜不斷地為病人提供服務。作為護士即使有家屬的幫助,也不可能獨立完成這一切工作。護理工作中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僅靠一個或者幾個護士的努力是遠遠不能夠滿足護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作為醫護工作者中的一員,還需要養成團隊意識,用個人的工作業績提升醫院的工作水平,用團隊的力量提升個人的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內科護理工作是非常瑣碎復雜的,作為內科護士要注意規范自己的操作,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與心理素質,將溝通作為醫患之間橋梁,做到病患眼中信賴的“白衣天使”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內科護理人員。
參考文獻:
[1] 楊秋平.護理安全隱患探討與干預[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09
[2] 方亞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對策[J].亞太傳統醫藥.2009
[3] 張越秋,趙彥霞.淺析護理安全隱患與管理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