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捷
摘要:小學是一個開端,是一生的學習生涯中最為基礎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成績的好壞也就成為未來學習的標桿。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是對邏輯思維的進行培養的初級階段,影響著學生在很長一段時機的學習能力問題。所以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同時用現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本文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教室、學生等多方面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以促進小學教學實際效果。
關鍵字:小學數學;學生積極性;有效措施
引言:
小學數學是我國教育大綱中最基礎性的學科之一,數學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他是在生活中總結出來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關鍵學科。因此,就需要打好小學數學這一仗,為今后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最好的老師不是特級教師,而是學生自身的興趣,人最擅長的領域一定是他最感興趣的領域,學校教師要做的就是把小學數學變為學生最感興趣的領域,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現今的小學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積極性的發揮,把數學學習變成了任務式學習,這就需要學校及時進行改革創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發揮積極性的作用。
一、目前小學教學中學生積極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學生在接觸小學數學時可以說是接觸新事物,是一個思維轉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可以說小學的教學是一種規范性教學,是幫助學生構建出自己的學習方法的關鍵階段。就小學數學而言,冷冰冰的數字學問對小學生來說太過抽象也太過枯燥,再加上現今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傳統的,強調分數制,只有分數才是硬道理,把每一章的學習歸為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必須完成這些題目的求解才算過關。這樣的課堂上很難有積極性可言,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參與度,在教學課堂上能夠有自己的想法,能夠找尋出自己的一套高效學習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信心,讓學生擁有自主解題的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所以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拋棄索然無味的數字課堂,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來提高學習效率是現階段小學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
(二)脫離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課上與課下完全脫節,在課上只有大量的枯燥數字的組合而沒有教小學生應該怎樣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我覺得這只是有表無里的教學,并沒有多大的成效。新課標的實施為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緩沖,教師不再只注重課本知識點教授,也承擔了運用實際來進行教學的責任,細心的發現可以用在數學教學中的計算性實例,讓同學們更加理解數學的學習可以得到哪些能力,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多的學生開始自發性的學習數學。但是新課標的實施也是一把雙刃劍,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教師將精力過多的投入到實際生活實例的發現和實例教學當中,導致在整體的數學知識框架沒有很清楚的建立起來,沒有體系的數學學習就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教學質量可以說是倒退了。所以新課標的實施還需要對老師的能力進行培訓,把握好書本教學和實例教學的平衡。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措施
(一)進行示范式教學
考慮到小學生的積極性最初是來自于對家長和他人的模仿,所以把教師當做模仿的對象讓學生進行模仿肯定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運用示范效應,始終記得身教的統一,這樣才能達到模范的作用,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是學生的安全沒有危險的內容,都可以讓學生自己模仿去做,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整理出自己的一套解題思路,而且還要讓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對事物的研究進行進一步的加深。
例如:在《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運用家里來客人后分一個唯一的句子的問題,教師可以帶一個句子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學生面前親自展示如何來進行分割,一共幾個人應該分幾份,然后讓學生模仿自己的做法,進行自己的思考。
(二)引入故事與學生平等交流
這種做法有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就可以表達清楚,那就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只有和自己平等地位的人的交流才是最舒適的,沒有任何的緊張感。這種說法也同樣適用于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老師上課都是一種非常嚴肅的感覺,學生會非常不自在,也就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積極性就無法調動。所以教師要明確師生平等的綱領,說話言談要盡可能的隨和,也可以適時的和同學們開個玩笑,講個笑話來提高趣味性。
例如:可以用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來講解《井的深度問題》,這是不用急著建立數學模型,可以先模仿一段青蛙和蝸牛的對話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青蛙:“這井壁太高了,你還是認命吧”蝸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樣一個簡單風趣的對話就可以讓學生放松下來,進行接下的求解,也就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師的教學,更好的調動積極性。
三、結語
雖然上述提出來教師在教育改革中應當做出的創新,但是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從自身出發,對小學數學產生興趣,才能達到積極性的頂峰。總之,教師要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同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主動與教師及同伴進行互動和交流,保證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曾林明.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課堂中學習積極性探討[J].學周刊,2018(10):110-111.
[2]黃義清.小學數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193.
[3]成志芳.小學數學如何發揮學生積極性[J].學周刊,2012(1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