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濱苓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狂潮席卷我國教育事業,初中歷史教學中也在不斷創新教學理念,以滿足時代發展進步的新要求,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水平。這也就需要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中,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教學大綱中的種種綱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和理念,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創新理念;教學探析
引言:
初中歷史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涵蓋了我國古往今來的歷史文化,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并且根據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大部分初中生還是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的,也有著很強的探知欲望,但是在初中歷史課上卻并沒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其中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是很主要的阻礙因素。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情感體驗,體現歷史教學中的人文關懷,就需要歷史老師們要巧借教育改革的春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新理念,逐漸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明確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材中的很多歷史都是簡明扼要的重點,而歷史事件的詳情過于片面,嚴重影響了初中生對真實歷史事件的理解。再加上大量晦澀難懂的文字知識,讓初中生根本無法激發自身的歷史興趣,也就更不用說提高學習效率了。但是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歷史教材內容上也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改革,為歷史知識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更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中初中生的需求。
這就要求老師要根據大綱中的新要求,明確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例如:學習《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這部分內容時,傳統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重點記憶漢高祖劉邦的人物特點背景和經歷,以及他在文景之治的盛況中所創下的功過。但是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卻是要學生不僅掌握這些基礎知識,還要探索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過程及措施,更重視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而不是讓學生簡單的了解歷史結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探索歷史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激發學生求知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說合理的設疑是激發初中生求知欲,提高學生歷史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初中歷史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給初中生設置恰到好處的疑問,做到既能喚醒初中生的探知欲望,又不給學生增加過多的壓力,并且學生帶著疑問盡心學習,就會在不斷探索中提高創新意識。
例如,學生在學習《洋務運動》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洋務運動發起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又為什么失敗了呢?”,老師利用問題可以有效培養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初中生積極主動的探求歷史知識中的重難點,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
再如,在學習“盛唐氣象”這部分歷史知識時,老師在初中生熟練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后,可以讓學生以歷史游客的身份寫一篇貞觀之治背景下的游記,充分感受武則天的統治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走勢,以及對有才之人的大力提拔。不僅可以拓寬初中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歷史成績。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逐漸趨于成熟,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果只是教材中的文字知識,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枯燥的知識不能讓學生產生很好的理解,也就導致初中歷史的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升。多媒體可以將枯燥的知識利用圖聲并茂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有效消除學生與真實歷史事件之間的年代感,提高學生的理解感知能力。
例如,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這一章節歷史知識時,老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就從網上下載好相關的戰爭視頻,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讓初中生切身感受真實戰爭中的殘酷,以及侵略者的種種暴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有效強化初中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既可以增強初中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還可以增強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合作探討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寬松的語言環境,能夠讓學生充分表達自身的見解和體會,進一步提高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
例如,學習《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節知識時,初中生結組進行討論,中國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付出了怎樣的努力,歷經了怎樣的艱辛?學生在不斷的合作探究中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優秀見解,幫助學生逐漸完善自身的歷史知識結構。并且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還會提高自身的溝通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精神,對初中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論述不難得知,要想進一步推動初中歷史的高效發展,就需要老師運用恰當的手段,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滿足新時代下初中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從而將我國優秀的歷史知識發揚光大。除此之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掌握更多歷史知識的同時,喚醒沉睡的歷史文化,確保祖國文化的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華劍.淺談新理念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年7期.
[2]張海麗.探究初中歷史課堂提問的新理念[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年10期.
[3] 葉日昌.在新課程背景下分析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新理念[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 11(9).
[4] 楊琳娜.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新理念探索[J].情感讀本, 2015(1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