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義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各項品質培養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正確的引導能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求知力、洞察力、寬容、真誠等等都是積極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積極的心理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以此為出發點,主要論述關于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心理的策略。
關鍵詞:心理特點;教學;互動
一、開展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活動
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整體性活動,在積極心理學的滲透下,學校環境和氛圍首先就要在各方面滲透著積極理念,在這種環境下,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會被積極健康的狀態所感染。才能有利于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培養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周圍世界的了解還不夠深刻,處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但是對事物的專注度比較差,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和與他人互動,喜歡聽故事、做游戲等等,而對于抽象的理論、是非因果關系的說教等規律性東西則不太感興趣。因此老師在了解到低年級小學生這一特點后要制定符合他們心理的教學活動。
當學生們在對未知世界充滿疑問,不斷地問著為什么的時候,老師們要及時肯定學生們的求知欲,讓他們保持這種探索的心和發散性思維。老師授課時的方案也要有針對性,可以開展陽光課堂教育活動,制定出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比如用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導入的方式叫他們識字認拼音等等,讓他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學習。在各項活動方法上語言要通俗易懂,不要過于深刻厚重讓學生們無法理解,內容要具體形象,方法要多種多樣,并且盡量讓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如給小學生講童話故事,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表演。除了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還可以走出去,當春天來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們出去感受春天的氣息,觀察春天的特點,然后回來相互交流自己的看到的,以此培養學生們的洞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校也可以多開展適合低年級學生參與的活動,例如以班級為單位分組進行跳繩踢毽子比賽等,讓學生們在競爭中享受游戲的樂趣,在寫作中得到身體鍛煉。除此之外,還要開設國學、書法等課程,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認知前期階段灌輸優秀的文化精神教育。讓學生們所享受到的教育是充滿積極性、趣味的。
學校積極開展陽光活動,讓低年級小學生在各項活動和教學過程中感受積極向上的能量,在陽光教育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會是充滿積極性和正能量的。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體驗中成長
積極體驗,指個體滿意地回憶過去的幸福和從容不迫地感受現在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有自我心理的調節能力,也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低年級的小學生同樣也具備這種能力。開設積極的心理教學活動,是以學生們為主體的,自然也就離不開學生們積極配合和熱情的參與度,老師們要在各項活動中引導學生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在活動中感受美好和積極向上的能量,通過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多方面多角度的去體會,并從體會中全方面的發展自己,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個體的積極體驗越多越易于產生自信和完善自我的愿望,激發自我潛能,所以首先需要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其中,才能有機會獲得成功體驗,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在各項活動開展中,老師們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以發展為主,修復為輔;全員參與、突出自主發展;團體訓練為主,兼顧個別咨詢;情景體驗、活動參與為主,兼顧認知傳授;以階段性重點品質培養為主并兼顧其它。
三、家校密切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價值系統不完善,懵懵懂懂看世界的階段,對于很多事物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認知能力。其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家庭和學校是低年段小學生們接受教育最多最快的地方,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低年級小學生很多時候的行為模式都是處于模仿階段,所以學生們在家或在校時待人接物的方式,家庭和學校教育影響很大,當家長和老師們能夠以身作則,對人寬容真誠并灌輸給學生們正確觀念,學生們也就很快學到。
因為家長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在對低年級小學生培育階段的認識可能也各不相同,學校可以為家長們開設家庭積極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轉變家長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學校老師也要不斷豐富自身,多學習關于低年級學生心理方面的知識,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要有正確的處理措施。此外,學校、老師應該和家長們還要形成良好的互動溝通模式,要積極向對方反饋學生在校或在家的表現,出現問題后要及時交流經驗。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合作教育,將所有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外界因素盡量變成積極的力量,共同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
育人不僅僅是知識上培育過程,更是對學生心靈上的培育。老師和家長在面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育時,不能只單單關注成績,更要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發展。一個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會對一個人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順利的學習過程和美好的生活都離不開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龍巖市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現狀調查[J]. 盧春麗. 龍巖學院學報. 2015(01)
[2]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對策[J]. 衛萍. 中國特殊教育.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