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姣姣
摘要: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孩子們更好地去學習,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成為了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難題,那么如何在課堂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
關鍵字:小學數學;高效;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需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還不夠完善,教師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式,從而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最終達到整體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個高效課堂。
一、創設情景教學,提高小學生理解能力
有人說,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也就是“情境”相聯系的。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普遍不強,這就要求教師將數學課本上較為抽象的知識,融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便于小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將情境教學法融入至課本中,就可以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還可以將數學的真正意義體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更加熱情地學習數學,最終達到高效學習,高效教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在小學數學中,有“測量”的知識,在課本上,給出了數學課本的長度測量。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該知識點放在生活中,可以測量班級桌子的長度與作業本的長度,也可以大家齊心協力測量黑板的長度。再如:在“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課外活動,帶領學生在教室或者校園的操場上,通過觀察校園中事物:乒乓球架,藍球支架或者學生拼接出的圖形等,盡可能的尋找校園中的平行四邊形與梯形,并區別出兩者之間的不同,在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快樂學習數學,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加深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組織游戲教學,增強小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萌芽時期,也是關鍵階段。孩童時代,本就是對所有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這個時候,如果把活潑他們強制放在教室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枯燥的數學術語教授數學理念,很大程度上就相當于把學生推出了數學學習的領地,最終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這是很可怕的現象。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將學生喜愛的游戲與教學相結合,在游戲中傳遞數學知識,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通過游戲的方法引入到教學中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加法運算定律”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做“我是計算小能手”的游戲,教師也可以與參與其中,首先教師帶領學生至操場,挑選一位學生在操場上走20米,然后做一個標記,之后這名學生再走30米,再做一個標記,讓其余學生計算該學生總共走了多少米?即20+30。計算完畢后,教師再挑選一位學生先走30米,再走20米,問總共走了多少米?即30+20,此時教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答案一致?從而教授學生“加法交換定律”。由此,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看可以發現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密切到我們的日常走路都與數學脫離不了關系,從而意識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技能與方法。
三、設置問題教學,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首要前提。我們一直都會講“學貴有疑”,學生只有在學習中發出質疑,教師才會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水平與真實情況。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直覺思維的培養,沒有直覺思維便不能及時發現數學問題,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數學知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越強,越有利于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動出擊,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漸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來說,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拿出圓柱與圓錐的道具,先讓同學思考他們的不同之處,發現圓柱與圓錐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然后教師將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最后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柱與圓錐,并發現他們各自的作用,獨立思考,進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將全班的學習氛圍推向高潮。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需要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更加需要改革傳統呆板的教學模式,將高效課堂的理念,用具體教學方式呈現出來,從而打造出優秀的學生,漂亮的教學成績。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研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許方.淺談高效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100.
[2]高濤.“生活化”引領 “高效化”過程——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與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