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與發展中,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被小學生所懼怕的閱讀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也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把教學的重點和重心轉移到學生們的身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和主體,提高他們閱讀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
引言:
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部分占據著很大的比重,是老師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學習中的難點,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才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作品的情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以達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的現狀
1、學生們的閱讀量小
從當前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學習現狀來看,大多數小學生對于作文的寫作都是十分抵觸的,看到作文題目都會產生一種無從插手,無話可說,沒有材料的感覺,從對小學生們的了解和深入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就不知道寫什么,腦子里不僅沒有思路,肚子里也沒有材料可以運用,只能一臉茫然的對著作文題目發呆。還有一部分小學生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只能東拼西湊,或者干脆在網絡下下載一些現成的作文直接抄寫,長此以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的水平會越來越低,直接影響著后期語文成績的提升和寫作能力的加強。
2、寫作內容缺乏新意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以后,小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他們懂得思考,但是因為閱讀能力低,所以在寫作時候,找不到新穎的內容,更沒有自己的構思和想法,只會簡單的借鑒和模仿,這樣的作文不但沒有親切感和時代感,而且讀起來也非常的乏味,完全一幅老生常談的腔調。比如說在小學階段我們寫的最多的題目就是《第一次 》,這時一部分學生會寫《第一次學炒菜》,其實這個題目沒有問題,問題是這些學生所學的炒菜大都是“西紅柿炒雞蛋,這就使寫作的內容沒有突破性,更缺乏創意。
3、閱讀教學沒有實效性
閱讀的過程不僅是學生們熟悉文章內容的過程,更是大家對作者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一種體會和感悟,但從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沒有自己的思維,只是簡單的根據老師的要求去進行段落的劃分、中心思想的總結,還會針對一些詞語進行注釋等等,而這樣的閱讀對于寫作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融入,就會使文章內容顯得十分的單調而呆板,這也是小學生對閱讀和寫作教學十分抗拒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體現出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寫作一體化程度不高的現狀,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才能找到根本的解決辦法。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探析
1.通過閱讀,有效地積累寫作經驗
教師在文本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自行對文本進行閱讀理解。例如,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段落大意分析”,提倡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學生自身對文章所表達出的意義情感的理解感悟,可以使學生在提高自身理解能力的同時,逐步一點點積累寫作經驗,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熟悉理解,強化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語感,并不斷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閱讀,有效地學習寫作方法
在對學生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培養過程當中,要注意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發展,重點使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寫作。具體來說,就是讓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借助文本文章不斷開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學生理解文章情感的同時,讓學生對文章的表達形式、書寫方式以及用詞技巧進行體會,不斷開發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寫作的樂趣,使學生擺脫寫作“提筆難”“下筆難”的學習困境。
3.通過閱讀,有效地發掘寫作資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學生的閱讀來源以及閱讀方式簡直五花八門、不計其數。合理地將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可以更容易地為學生所接受,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達到最優化,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寫作資源,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再“無事可寫”。 如在《我的百草園》一文教學,老師可以深度挖掘文本中描寫情景優美且藝術性豐富的段落,然后作為教學的重點向學生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也達到經由文字呈現豐富畫面的效果。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外有針對性的閱讀這類文章,將其作為優質范文,從范文中獲得有價值的寫作經驗,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即在閱讀到這些優美的,動人的語句時能夠紀錄并摘抄下來,除了能夠使學生在寫作中的用詞得到積累與拓展以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敘事與鋪陳的方法,對寫作技巧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均衡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論閱讀還是寫作,都是鍛煉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互關聯,不可分割。所以,在當前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應合理地將閱讀和寫作兩個知識板塊結合在一起,減少學生高分低效的情況發生,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因此,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培養策略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培養策略,可以在保證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均衡發展、同步提高的同時,逐步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使目前小學中、高年級中普遍存在的“重讀輕寫”現象得到有效的緩解,真正做到讓學生不再害怕寫作,不再畏懼寫作。
參考文獻:
[1]吳艷麗.關于培養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一體化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34.
[2]蔣雨燕.關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一體有效策略的研究[J].才智,2017(03):45.
[3]許涓,歐瑩.巧用課文夯實小學中高年段學生寫作基本功[J].課程教學研究,2016(12):45-50.
[4]祝雪冰.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