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莉 高巍
摘要:幼兒園墻面環境作為幼兒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設的過程中能夠給幼兒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但是在實際創設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師設想布置為主,幼兒參與少;創設的內容全面、豐富,但偏重語言、藝術教育內容等問題,針對這些實際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幫助教師創設出適合幼兒的墻面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墻面環境;創設;問題及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是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其環境布置及條件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發展水平。幼兒園墻面環境是幼兒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育作用逐漸被證明,《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幼兒園環境創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幼兒園應當…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探索的愿望”1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2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們通過研究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現狀,找出問題,并且針對原因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為該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提供參考,使教師創設出的環境更加的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研究結果與發現
(一)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的現狀
1.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
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應該是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與教育任務、教育要求相適應的,它是教育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手段,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發展。幼兒在健康、社會、科學、藝術、語言等領域的有益經驗,都可以通過墻面內容來獲得。因此,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使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寓于活動室墻面環境的創設之中。在與幼兒教師的訪談和觀察中發現,關于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品德陶冶型
此類墻飾著重在培養幼兒的各種習慣,用這些遷移默化直觀的布置,使他們能夠一目了然的看懂這個布置的內容,并且也會在逐漸的學習和模仿。這類墻飾主要是在培養幼兒的習慣方面做得比較多,將孩子應該養成和保持的良好品行,通過墻飾表現出來,讓孩子一看到它,就會對照自己的行為,做出相應改進,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知識滲透型
此類墻飾可選擇的內容多、范圍廣,如有關環保知識、地球知識、宇宙知識、時事新聞、自然科學等等,均可以作為這類墻飾的選材。每期可選擇一個主題,讓孩子通過觀察學習,得到一定的知識,使墻飾發揮應有的作用。
(3)藝術欣賞型
目前,幼兒園大多數墻飾都屬于這一類,這類墻飾的選材可以是國內外童話名著、民間優秀的童話故事,或體現童趣、童樂的其它內容,讓幼兒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墻飾的造型美、色彩美、形式美、內容美。
2.墻面環境展現的形式
(1)觀察發現型
這類墻飾創設多以產生問題的內容出現。可以讓幼兒去觀察現象,感受墻飾中所要表現的情感,這樣的墻飾能促進幼兒動腦思考,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能啟發他們去關心生活、關注環境。這類墻飾適宜經常性更換,激發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讓幼兒關注最新的消息,發展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
(2)動手操作型
這類墻飾是根據幼兒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而創設的,它的創設思路是如何讓墻飾物體動起來。順著這種思路,大家可以創設出很多讓幼兒既能觀察又能動手操作的墻飾。這類墻飾的更換時間以幼兒操作興趣的持續時間為準。3
(3)師幼互動型
這一類墻飾的功能,在于它利用創設過程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師生合作或幼兒自主創作墻飾,是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雙方互動協作的過程中進行。選擇什么樣的內容,可以讓孩子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有計劃的對孩子進行創設之前的情感上和技能上的準備。最后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主動參與完成,這個過程是孩子學習、創作、發展的過程,這樣的墻飾不求多美,但求孩子們喜歡它,讀懂它,并能直接參與其中。
(4)主題賦予型
這一類墻飾,是教師根據一些現成的畫面內涵,給它賦予一定的主題,使之具有鮮明的主題教育內容, 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類墻飾適宜布置在園內外師生、家長皆能目睹的地方。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該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全面豐富,形式多樣,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但是,該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幾下幾點:
1.教師設想布置為主,幼兒參與少
在與老師的交談中發現,大多數的老師都是自己把一些布置的內容想出來,有的老師甚至找了一些參考書,直接按照參考書布置的來選取墻面布置的內容。在幼兒參與創設方面,中大班的幼兒參與的機會要多一些,但是小班的幼兒基本上沒有參與布置的機會。一些老師認為引導幼兒參與墻面環境的創設比教師獨立完成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幼兒園往往要在規定日期進行環創比賽,這樣就給老師一個難題。
2.創設的內容全面、豐富,但偏重語言、藝術教育內容
在觀察中發現,該園的環境創設的內容主要是偏向了語言和藝術領域,其次是科學,其中健康領域最少。大多數教師認為,藝術、語言領域的內容更加能夠體現他們開展的活動,而且也更加的容易展示給幼兒園和家長們,讓他們了解教師的工作。
3.教師對墻飾的創設缺乏明確的創設目標,沒有突出環境的教育性。
幼兒園教師在創設墻面環境時應注重引導幼兒動手操作、主動學習、熱愛科學的意識以及培養他們的美感,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具有培養幼兒綜合素質的功能。然而在創設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在資料的收集整理時,只注重畫面的美、造型的美,而不考慮對幼兒發展的作用,突出了環境創設的裝飾功能。以美觀為主要目的,為了看起來好看而進行墻飾的創設,而沒有從幼兒的發展目標來進行創設,而使重要的教育性等功能退居到次要地位。
(三)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
1.把創設的權利交給幼兒,為幼兒提供自主選擇、創設與分享的環境。
陳鶴琴先生對此有專門論述:“通過幼兒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是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師生共同參與布置環境的過程能更充分體現其教育作用。教師征求幼兒的意見,把布置環境看作是大家的事,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動手能力,增強幼兒自我服務、自我動手能力和主人翁意識,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布置,把創設的權利還給幼兒。
2.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墻面環境。
幼兒心理發展的特征往往和年齡相聯系,因為年齡是幼兒生活時間的標志,而時間對于幼兒的心理發展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幼兒心理發展要以生理發展為基礎。幼兒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因而他們對外界事物只能有很簡單的反應,而不能有較復雜的認識。另一方面,幼兒的心理發展與他的知識經驗有關,而知識經驗的積累,是需要時間的。正是在一定的時間進程中,幼兒和周圍的人交往,接觸各種事物,積累各種經驗,獲得各種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掌握各種技能技巧。也正是在這些進程中,幼兒的心理逐漸發展起來,形成每一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的新特征。因此,在幼兒園墻面環境的創設中,必須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幼兒園活動室墻面環境。
3.創設內容分層布置,使環境創設的內容全面協調。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幼兒園里,到處演繹著濃濃的文化氛圍,墻壁上一幅幅集思想性、情感性、藝術性為一體的作品,成為了幼兒園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4如果只是單一的注重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內容,這樣就不能夠更加全面的展示幼兒園的文化和和感情,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有了局限性。我們可以在布置的時候,對墻壁也進行“分區”和“整合”,讓藝術的領域展示科學、健康、社會性等方面的內容,實現課堂內容和環境布置的整合。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了環境,環境也創造了人。”英國古典經驗主義者洛克認為:環境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切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習慣的養成,常受后天環境的主宰。新的時期用新的理念,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自由寬廣的學習空間,要讓幼兒園的每個墻面都成為孩子自主學習和充分發展的堅實階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充滿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幼兒的身心協調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玲珠.幼兒園墻面裝飾的實踐.幼兒教育
[2]國秀華.墻面裝飾中應注意的問題.學前教育
[3]孫學勤.發揮墻飾的教育功能.學前教育研究
[4]劉占蘭.讓墻飾成為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幼兒教育
注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201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3
3 《淺談幼兒園墻飾的創設》孫學勤,《山東教育》
4 轉引自《論和諧幼兒園環境與學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何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