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燕,劉愛民,李文鋒,李玲林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應用信息技術展開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一般會采用課堂問答、課后作業等方式完成反饋,但是這種反饋模式的實際效率較低,教學反饋的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因此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保證教學反饋工作得到全面落實,提高反饋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根據實際調查可知,近年來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但是大部分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僅僅停留在一些低層次的應用上,比如,多媒體、PPT等方面的應用,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深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活動的融合。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反饋環節極為重要,通過反饋環節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發現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并且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根據教學反饋情況,調整具體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而受到多種條件因素的限制,教學反饋環節沒有得到良好的開展,而學生中智能手機的使用率不斷提升,設計建立基于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是解決教學反饋問題的有效手段。
新時期,想要設計建立基于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首先要明確設計該Clicker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師生服務,讓教師通過手機系統解決教學問題,提高課堂上交互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全面的提高[1]。(1)系統中的測試題庫,要能夠具有存儲功能,及時存儲學生的答案,并讓教師可以在離線狀態下完成正誤判斷,而在聯網時可以將答題情況匯總到云端,以此讓學生能夠及時地獲取反饋信息。(2)教師可以借助該系統執行設計具體的課堂問題,以此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測試,保證課堂知識檢測環節得到真正的落實。(3)要具有通知功能,教師可以通過該系統發布考試、作業等信息,以此增強信息的便捷性。(4)還可以具有考勤、對話等輔助功能,以此全面增強師生的互動性和課堂的交互性,從而保證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Clicker教學反饋系統由3個部分組成:硬件系統、軟件系統以及技術路線,其中硬件系統包括師生的手機終端、系統后臺服務以及無線路由器,以此保證教師和學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系統的穩定運行,保證實際教學活動的教學效率。首先,教師和學生借助只能移動設備的終端,連接無線路由器,并且將無線路由器接入后臺服務器中,以此就形成了系統的硬件平臺,學生的移動設備的終端,負責接收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而教師的移動設備的終端可以從數據庫中調取學生傳輸過來的數據,最終以圖表、表格等不同形式體現在教師的移動設備的終端上。比如,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任務后,學生利用該系統完成了具體的學習任務,就會傳輸到服務器平臺上,而服務器在接收數據后,就會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繼而存儲到數據庫中,教師從數據庫中進行獲取,從而掌握學生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Clicker教學反饋系統中的硬件系統是展開交互性教學的基礎,直接關系到教學的完成情況,因此必須要保證硬件系統的穩定運行。
Clicker教學反饋系統中軟件系統包括4個方面:教師版APP、學生版APP、處理軟件以及數據庫,針對這4個軟件系統進行詳細的介紹,首先是教師版APP、學生版APP,兩個版本的APP對應著不同的使用者,教師版本的APP中包括了試題發布、信息發布、答題控制、信息顯示等,而學生版本的APP中包括了線下題庫、答題控制、信息通知、答卷發布等功能,同時在學生版本的APP中包括了教師的反饋信息通知以及過往答卷匯總等功能。而處理軟件主要包括了數據響應、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處理等功能,具體可以劃分為注冊登錄模塊、隨堂測試模塊、課程創建模塊、交流活動模塊以及簽到反饋模塊。主要包括了教師登錄模塊的發展運行[2]。(1)注冊登錄模塊,在這個模塊中,用戶輸入基礎信息,系統將其保存在數據庫中,而后可以通過相應的驗證就能夠完成登錄,在注冊和登錄這兩個模塊中,用戶的用戶名不能相同,不能出現空值,否則就會出現登錄失敗的情況。(2)隨堂測驗模塊,在這個模塊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師版APP,發布隨堂測驗的具體題目,學生在登錄后就可以看見教師發布的題目,繼而完成答題,此時系統會記錄學生的答題時間以及正確率,對教學成果進行全面的解析,以此讓教師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解析。(3)課程創建模塊,在這個模塊中,教師或者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創建具體的課程,并且上傳相應的信息資源到課程數據庫中,服務器會對課程進行審核,其他的用戶也可以加入課程中。比如,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幾何知識的理解較差,就可以自行創建幾何課程,并且將所需要的信息上傳到該課程中去,以此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程度的學生建立不同水平的課程資料,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需求,實現個性化教學。此外,交流模塊、簽到模塊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學內容。
在完成了硬件模塊和軟件模塊的設計后,還要對具體的技術路線進行設計,設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其中客戶端借助HTTP協議對業務通信接口進行具體的定義,而服務端則借助WebSocket完成信息運輸。由此可知,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中包含了多種關鍵技術:移動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手機開發技術等,將這些技術進行有機整合,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此提高教學效率,豐富教學方式,同時借助這種系統可以降低教學成本,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捷強大的功能,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對于教學反饋活動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以此保證系統的完善[3]。
用戶在使用系統答題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地會出現錯誤或者使用不正當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對錯題進行處理。首先如果是多項選擇題,就要在題目后面跟上多個答案,如果單項選擇題發送了多個答案,也會按照多項選擇題進行處理,如果是學生忘記答題,那么就會按照沒有答案進行處理。這種錯題處理技術,是系統開發中最先設計的工作,也是基本功能的一種拓展,通過這些關鍵性技術可以讓系統更加完善地工作。此外,在網絡地質限制和沖突解決等方面上也進行了詳細的設置,以此保證數據的準確收發,這也是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
綜上所述,在對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的研究設計中,深入分析其中的關鍵技術,為手機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學反饋系統提供參考,借助Clicker反饋系統提高課堂的交互性,完善教學反饋工作,保證教學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新時期,教師和學校都要認識到Clicker反饋系統的重要作用,并且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和教學目標,對Clicker反饋系統進行設計,豐富其中的功能,保證反饋教學穩定開展,促進教學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