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摘要:本文帶領大家走進經典文言文的教學之中,結合教學案例與大家分享在新課改視野下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效能。
關鍵詞:文言文;信息技術;活動
隨著新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一線教師都在為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做著不懈努力。在教學文言文時,筆者大膽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拓寬文言文學的路徑,使文言文教學煥發了新的生機。下面與大家分享探索收獲,即通過信息化教學和課內外活動的開展,提高文言文教學效能。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能
十九大召開以來,筆者貫徹實施國家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政策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新技術,找準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推動學科教學。下面筆者結合文言文教學,闡述如何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從而實現文言文教學效能的提升。
最初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但僅僅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而使用信息技術這種認識太狹隘了。當然,不可否認信息技術對提高效率功不可沒。如以《木蘭詩》備課環節為例,以往筆者會將與木蘭有關的史料手動用文字的形式出現,而借助信息技術,筆者直接在網上搜集資料,并在電腦上修改、整理后便可使用;此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教師都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一些發揮“再生力”的名師便會將自己的優質課件分享到網絡上,以供教育同仁學習、下載。筆者在教授《木蘭詩》一文時便從網上直接下載了一個以“合作、探究”全新理念設計的優質課件,并根據具體的教情和學情進行了相應修改,從而大大提高了備課的效率,節省的人力、精力,更提高了教案的質量。
此外,實踐證明,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文言文教學,還要注意信息技術的濫用給教學帶來的危害,比如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信息技術的使用與教學內容“兩張皮”導致教學效率下降等。因此使用信息技術要發揮其“比較優勢”,能用其他形式很好解決的教學問題就不必非得使用信息技術,只有信息技術的使用具有“比較優勢”時,我們才應該使其派上用場。如在課堂導入階段,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集中精力參與文言文課堂教學,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電影《花木蘭》的電影片斷,這一教學暗示手段的運用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其使用便是恰當的。
當然,現在微課教學比較“時髦”,很多教師會將學生自學時需要用的知識點用課件的方式推送給學生,以掃清他們自學路上的障礙。其中就出現了微課視頻濫用的情況,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反而降低了教學的效能。比如對于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制作成微視頻以講解的形式出現,而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解決,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學效能。
總之,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可忽視文言文教學的特點,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否則一定會使教學與我們使用信息技術的初衷背道而馳。為了實現信息化與文言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我們就要找準信息化與文言文教學的融合點,希望這些觀點對教育同仁有所啟示。
二、課內外活動豐富多彩,提高教學效能
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有必要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針對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筆者在課外內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激發他們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如在教授《陳太丘與友期行》時,筆者抓住文中一個爭鳴之處:文章結尾,友人已經知錯了,下車來拉元方,可是元方竟然連頭也不回就走了,對于元方的做法學生們看法不一。于是筆者便組織了一個辯論賽:“入門不顧”是否失禮。無論是哪種看法,都是學生們個人的獨特感受,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非要支持哪一方或者壓制哪一方。筆者通過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們通過論辯,進行觀點的碰撞,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了教與學的效能。
又如在教授《愛蓮說》一文時,為了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體味文言文的表現力及感染力,筆者組織了一次配樂朗讀活動。我首先進行了范讀,在接下來的環節,學生們紛紛表示樂于進行配樂朗讀。從而通過音樂與文字的融合,引導學生沿波討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使其感情與作者的情感進行融合,從而提升了他們對文章的感知和理解,獲得了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進而激發了他們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文言文有著悠久的歷史,選編進部編版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存世名篇。學習文言文能讓學生變得謙遜有禮、內斂含蓄。因此,我們有必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他們的文言文素養。如筆者就組織過諸如課外閱讀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讀物、文言文知識比賽等活動,深受學生們歡迎。
文言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培養他們的語感。通過文言文的教學,教師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有才情、有修養的少年君子。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文言文教學,探索提高文言文教學效能的策略。新課程改革,為我們開展文言文高效教學提供了平臺和契機。今后,筆者將繼續探索文言文高效教學的策略。希望本文所呈現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和開展課內外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文言文教學效能的策略,對教育同仁進行文言文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方芳.“言”“文”共生 演繹精彩——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17+4.
[2]劉麗敏.探討信息技術在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