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動健身就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之一,是預防疾病、愉悅精神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民追求健康的需求愈發強烈。“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將全面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基礎、前端要地和強有力支撐。為了實現國民的幸福生活,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需要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本文介紹了“健康中國”背景下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關系現狀,主要提出了在“健康中國”背景下,根據我國的國情,促進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健康中國;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協調發展
競技體育擁有全民共享,民族凝聚力增強,與民族精神振奮的特性,這就體現出具備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國家對競技體育則應該持續大力支持。但是,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的發展差距大,競技體育不可能離開群眾體育單獨發展,這就需要全民健身的支持,只有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但是,現實中全民健身還是做得不到位,比如學校中對青少年的體育運動重視程度不高,實現全民健身,就要從青少年抓起,引導他們喜歡體育,養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所謂的健康中國就是以健康優先,促進全民健身戰略的實現。
一、“健康中國”背景下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關系現狀
競技體育的目標是在體育的賽場上為國爭光,通過競技體育取得的成就來讓國民引以為傲,并以此來證明國家的強大。相對于競技體育來說,全民健身就是為了增強國民的體質、提高大眾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就是為了健康和快樂。
在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共同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不協調的方面。一方面,國家政策方面,對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政策實施方面出現不協調的現象,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一起抓的政策,但是在實施中,為了追求競技體育的政績,更加重視競技體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全民健身方面的發展。一方面,在社會方面,社會各界對競技體育的關注度遠遠超于對全民健身的關注度,對競技體育的資金投入遠遠超于對全民健身的投入,這種現象的出現體現出了社會的不公平性。另一方面,在體育項目方面,足球是我國在體育賽場上弱項,增加足球的競爭力就需要在群眾體育中加強鍛煉,不僅僅是對體育賽場的運動員施加更大的壓力,競技體育的發展需要全民健身的支持,所以在運動項目的發展方面,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應協調發展。
二、“健康中國”背景下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的策略
1、樹立“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
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對應的是為國爭光和全民健康,只有樹立“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才能夠實現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協調發展。全民健身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的身體健康和國民的幸福生活,是競技體育的基礎,所以國家對全民健身的重視程度要提高到與競技體育的同等位置上。一些人對體育的認識就是為了得到金牌,為了得到很好的工作,這顯然已經扭曲對體育的理解。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的健康意識應不斷提升,這就要求對競技體育的理解更加理性化。競技體育對全民健身起著引領的作用,這是不容忽視的,全民健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增加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所以,我們應該尋求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協調發展的互相協調與互補長效機制,促進兩者共存共榮、共同發展。
2、改革競技體育的管理體制
在“健康中國”背景下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應該是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兩者之間的發展并不協調。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推動下,應深人引導體育政府組織改革,由政府部門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在改革競技體育的管理體制的過程中,政府應根據國家和社會需要,改變管理觀念、手段和方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摒棄傳統工作模式,以健康中國的理念為引導,創新全民健身管理體系,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資力度,推全民健身的社會化與市場化。同時,體育部門應在發揮競技體育的引領作用下,建立全民健身的長效發展機制,促進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協調發展。
3、完善全民健身的現代化治理體制
全民健身的目的就是實現全民健康,實現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發展目標。這就需要社會為全民健身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健康和健身服務,提升政府對全民健身的保障力度。這就需要在健康中國理念的引導下,以全民健康為目標,深化改革,完善全民健身的現代化治理體制。統籌政府、社會、公民三大主體,改革創新全民健身的協同聯動機制,實現全民健身“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在政府的充分支持下,轉變發展觀念,加強監督,提高頂層設計,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推動政府與社會的合作關系,建立內在激勵機制和消費機制。同時增加社會的志愿服務活動和政府醫療機構的保障體系,形成命運共生的共同體,共促全面健身的現代化治理體制建設。
4、重視學校體育,鼓勵多元化參與競技體育運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的基礎,加強學校的體育教育,鼓勵青少年多元化參與競技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全民健身的開展,還有效的促進了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學校的體育能夠為競技體育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提高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學校體育的教育中應了解每個青少年的身體特點和自身能力,滿足他們對體育的好奇心,用理解和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鼓勵他們盡可能多的參與各種競技體育運動,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長武,柴靜,武志鵬.基于體育強國視角的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8):145-146.
[2]高國軍.“健康中國”背景下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現路徑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8):28-29.
基金項目:
江西省體育局2017基金項目,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路徑研究,編號:2017024
作者簡介:
陳強(1984.12)男,漢族,江西吉安,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