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輝
摘要:近年來,國際經濟貿易蓬勃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但由于一些問題,導致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競爭力較小,各商業銀行沒有認識到融資業務的價值。使用融資業務的創新發展成了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國際貿易中融資業務的現狀,然后提出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創新策略。意在旨創新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提高國際貿易的業務質量,促進融資業務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新;策略
1.國際貿易中融資業務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大力發展,國際貿易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大進出口規模。國際貿易長遠發展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貿易融資。貿易融資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大量的資本和多樣化的行業選擇,有光明的發展前景。但目前貿易融資業務中出現較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可能會阻礙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
1.1融資業務較保守
目前,由于商業銀行發起融資業務時間較短,對國際貿易的融資業務認知不夠全面。在判斷能否對授信主體進行貸款時僅僅使用流動性貸款模式,只要符合大體的貸款模式標準就可以貸款。很少考慮融資對象的誠性度和目前的財務狀況以及潛在的償還能力等。這些融資業務的方式較單一,沒有對風險的正確評估。國際貿易融資在短時間內無法實行短期資金貸款,而短期資金貸款是國際貿易市場上較多的貸款方式。馬克思提出了剩余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余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當下的社會屬于市場經濟,各行業都在“百花齊放”,有較強的開發性和包容性,如果沒有看到國際貿易市場的多樣化與多變性,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國際貿易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1.2融資業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商業銀行的融資業務管理模式還是沿用傳統的業務管理制度,沒有顯示出國際貿易的專業性。國際貿易是多個國際協調分工的,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政策,如果使用單一的融資管理制度,會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矛盾。當國際貿易融入的資金較多時,隨之而來的就是較高的風險。還有一個原因是政府沒有對融資業務進行全面的規范,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
1.3融資技術較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國際貿易沒有先進的融資技術,將會讓國際貿易的經營形式落后。傳統融資業務網絡體系并沒有完善的業務結構,沒有把當下最有優勢的科學技術引入其中。對融資信息的采集較緩慢,總體延長了融資業務的推進時間。
2.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創新策略
2.1創新融資業務
馬克思認為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首先商業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要有國際貿易的整體概念,明確貿易融資是一種交易性的銀行業務。制定完善的融資業務制度,有規范的程序和流程,對交易的周期要有科學的時間設置。商業銀行應該積極使用相關的科學技術,讓融資業務的程序變得簡潔,以安全與方便客戶為主。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設置不同的融資業務辦理程序。以簡單、高效為宗旨。在融資業務辦理過程中,要以客戶的需求為主,提高融資業務服務的質量與效率。保障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針對當前國際貿易的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服務,適應多樣化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最大化的將融資業務進行增值服務。在全球經濟化的趨勢下,一些新興行業不斷涌現,國際貿易企業應該抓住機遇,豐富當前的產業。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對外貿易,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對外貿易是響應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解放思想、和平發展的理念。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對外貿易是改革開放的主要體現,不斷拓寬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2.2降低融資風險
國際貿易符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分工與協作是國際貿易的主要運行方式,各個國家和各個行業都可以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來,分工明確、協調合作、互利共贏。國際貿易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要盡量保障分工明確,尋找成本最低的合作商,降低融資風險。在風險全面管理中,要重視風險管理的結構,要適應多樣化融資業務的需求。當融資的風險較大時,商業銀行應該提前告知授信主體融資業務的風險程度,并把風險可能會導致的問題真實的告知授信主體。并為授信主體制定規避風險的措施。這些措施可能最后還是會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也要將可能的后果全部告知授信主體。以免發生融資業務的糾紛,對商業銀行和國際貿易主體的信譽都有損害。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信息時,要及時存檔,并且有嚴格的保密制度。聘用專業的融資業務管理人才,根據信用風險的計量法和國家風險的分析法來降低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提高融資的效率與質量。
3.結束語
隨著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不斷發展壯大,商業銀行針對當下形式創新的規范了融資業務體系,創新了融資管理制度,提高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辦理的效率。國際貿易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對推動經濟發展有重大的意義。但在國際貿易之后的發展中,各商業銀行要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提供創意產品和服務等。國際貿易企業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實力,不斷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陳思.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風險及其對策[J].現代商業,2018(25):89-90.
[2]曹宇.國際貿易中融資業務的創新趨向分析與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38.
[3]鄒蘊. 我國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創新研究[D].蘇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