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春
摘要:新課程下,語文教學要達到的目的依然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不斷提高,聽、說、讀、寫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不變的主題,其中寫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素質呢?我認為應當立足學生作文的實際狀況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關鍵詞:興趣和信心;素養和能力;多讀勤寫;評改交流;求新求活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樹立寫作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寫作的前提,也是關鍵。學生不愿寫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作文缺乏興趣,敷衍懈怠。要提高寫作能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設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樹立起他們的寫作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興趣,有信心就能把事情做好,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動力,癡迷寫作。培養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最終就會達到學生愿寫、愛寫、樂寫。
培養興趣、樹立信心,要了解學生的作文心理,然后再有針對性的指導練習;要多創造好的語言環境和好的作文教學氛圍,使學生在美的語言中,在和諧的氛圍中,對作文產生濃厚興趣,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要重視鼓勵和表揚的力量,鼓勵給人以希望,表揚給人以前進的動力,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找出每個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強化。
二、用心走進生活,提高寫作的素養和能力
“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寫作的源泉來自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主觀、能動的反映。沒有社會生活做基礎,寫作就失去了源頭。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會有好文章。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用心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以便獲得寫作的源泉。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復雜的,總在不斷的變化。為此要常常提醒學生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周圍環境中的一事一物,留心多種多樣的生活情景。
有些學生在觀察生活的時候總是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地去做,到寫作的時候,往往沒什么可寫的,甚至所寫脫離生活。要使寫作“為有源頭活水來”,就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的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用心走進生活,就會不斷地擴大學生的生活閱歷,就會使寫作的源泉不枯竭。用心走進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思想素養、審美素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與想象能力、思維與表達能力。用心走進生活會為培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引導督促學生多讀勤寫
“多讀胸中有本,勤寫筆下生花”,多讀和勤寫是平時積累,是培養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對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有人做過這樣形象的比喻:讀書就象蠶吃桑葉,寫作就像蠶吐絲,讓蠶不斷的吃桑葉,自然它就會吐絲,不給它吃桑葉,它就不能吐出絲!閱讀可以增長人的知識,可以擴大人的視野,可以豐富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如果能或多或少的對大千世界有所認識、對社會生活有所體驗、對各種各樣的人生有所了解,那么就會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所以說,多讀書、不斷積累是寫好作文必不可少的。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
有了寫作的積累和寫作素養還不夠,還必須要練習。因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寫作實踐和寫作訓練促成。這就要求學生要勤寫、多練。“讀十篇不如做一篇”、“勤寫筆下生花”,常寫常練可以開啟心智,提高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勤寫多寫,勤寫多寫才會熟能生巧。堅持勤寫,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扎扎實實地進行。至于寫什么,怎樣寫,教師要用盡心思,給學生以恰當有效地指導。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會逐漸提高。
四、注重讓學生自己評改交流作文
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對作文的評改交流。在作文的評改交流中,學生會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學習別人的長處。作文教學中不能忽視評改交流作文。
一般的作文教學中常常是“教師批改作文,學生看評語”。這樣,學生不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鍛煉,還會錯誤地認為修改作文是教師的事,養成寫完了事的不良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極為不利。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交流作文”。作文教學中要把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交流作文的能力上。作文教學中,要師生共評,無論是分析作文的得,還是分析作文的失,或者是推敲詞句,教師都不能簡單地把結論說給學生,而要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相互交流,使學生自己品出味道來,看出得失來,推敲出結果來。并把自己修改的結果、原因告訴同學及老師,老師、同學評議他的修改是否恰當。這樣,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構成了作文學習的網絡。共同交流,共同影響,將促進學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作文教學形式要求新、求活
在實際教學中,作文教學的形式往往只是課上命題,教師簡單指導,學生課下完成寫作任務,最后簡單講評。這種板滯單一的作文教學形式,這樣長期機械的訓練,往往使學生缺少寫作興趣,缺少寫作的感悟和靈感,因而是寫了卻沒有長進。教學實踐證明,多樣化的作文教學形式、多樣化的訓練方法,是培養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好途徑。做手抄報、鑒賞美文、課前演講、辯論賽等多種形式百花齊放,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活力就會油然而生。學生只有在多角度、多形式、多內容的寫作訓練中,才能喚起寫作上的熱情和活力,才能做到“以我手寫我心”,進而形成自己的寫作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經常地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多動腦,多想辦法,做到作文教學新、活而有效。
總之,要想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要常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鼓勵學生用心深入生活,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落實點放在勤寫、勤改上。這樣,在日積月累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不斷地得到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馮京.初中作文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5(5):34-34.
[2]黃丹.立足活動積極實踐提升作文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