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彥
摘要:經濟學學科中,產業經濟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包含了產業經濟理論以及產業政策,社會與經濟在飛速發展,產業經濟學的內涵與前沿性問題也在發生著變化。本文將對現代產業經濟學前沿問題展開討論,對國內外最新研究進行分析,對產業經濟學發展歷程加以探討,對未來產業經濟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現代產業;經濟學;前沿發展;深入分析
前言:
產業經濟學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中,產業經濟學與眾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一項交叉學科在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產業經濟學已經成為新興學科,其前沿問題值得關注,應深入討論與分析,才能促使產業經濟學朝向正確方向發展。
一、現代產業經濟學綜述
產業經濟學以產業、行業的發展規律為基礎,對產業運行與演變趨勢進行研究,以現代產業組織經濟學、博弈論、交易成本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以及網絡經濟學等眾多現代分析工具為主要研究方法。通過對產業經濟學的研究,能夠掌握現代產業經濟學的前沿理論,能夠洞察企業微觀運行、市場運作規律,能夠了解產業演變與發展的方向。
產業經濟學理論可以被分為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學兩方面,在中國的發展近70年之久。在產業經濟學的研究中,主要分成兩個流派,包括窄派、寬派。窄派主要研究企業行為,影響企業決策的政策性影響因素。寬派的研究方向較廣,研究范圍較豐富,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發展、產業轉型、以及政策等多種類型。在產業經濟學理論的完善過程中,逐漸以微觀經濟為主導,宏觀經濟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并利用博弈論等方法對產業經濟學進行研究。在不同角度對產業經濟學的前言問題加以探討,并發表兩派自己的看法,以促使產業經濟學的發展更加完善[1]。
二、西方產業經濟學發展理論與進程
(一)SCP
西方產業經濟學可被分為哈佛學、芝加哥學、新奧地利學派三種類型,其中哈佛學派的核心觀念便是SCP模式,中文: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市場績效以市場行為為基礎,而市場行為則由企業在市場結構中的定位來決定。在這種模式下,行業集中度較高的企業往往以抬高價格、設置各種阻礙想要壟斷市場,阻止技術進步,影響資源的合理分配。但這種行為往往導致市場結構不合理,難以實現市場適度競爭。因此,多通過公共政策來改善并調節不合理的市場結構。
(二)SCP的補充與修訂
新型產業組織理論在出現,對市場行為加深了研究,并與產業組織理論與新古典微觀經濟學加緊了聯系。其中,數學方法與博弈方法是該理論研究的主要方法,以理論模型的方式對企業行為進行探索,并對經濟福利問題進行分析。除此以外,新型產業經濟學在對產業組織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以建立的模型為依據,將產品類別分為兩種,一種是垂直產品差別,另一種是水平產品差別。在眾多研究中發現,企業能夠承受的沉沒成本決定著企業所擁有的優勢,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在博弈理論的指導下,得出了可競爭理論。在該理論下,認為只有在可競爭市場中,才能出現良好的市場績效。
(三)芝加哥學派
該學派與新產業經濟學理論同步出現,更提出嚴格的經濟理論,并利用經驗證明SPC中的結構存在不合理性。其認為在市場發展中,各有關要素應自由發展,而非政府引導與干預,認為之間的關系應為雙向的、互動的[2]。
三、現代產業經濟學前言問題研究
(一)更加重視人際關系
現代產業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更加重視互聯網與技術的運用,并不斷優化,所得到了結果也將進一步加深。在對經濟學前言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眾多經濟模式便已經在發展進程中,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在企業的消費規模中,逐漸減輕了對個人用戶經濟收益的期待,轉而在互聯網中以團購形勢來體現經濟價值。例如:美團、拼多多,甚至在京東中也會有拼購的選項。這種發展模式實際就是人際捆綁形勢,將利益與人際關系相結合,以拓展產業市場,提升企業經濟。實際上,在很多互聯網的產業中,團購經濟成為大家熱捧的發展形勢,同時也成為經濟學中的關鍵問題。團購以互聯網為核心,并以互聯網為主要的銷售途徑,在一定政策引導下刺激消費者做出消費行為。在產業經濟學研究中,團購消費模式分散了對消費者的評價,并在給予優惠過程中被提出“價格歧視”的觀念。同時,這種經濟模式不確定消費者價格需求,在定價基礎上拓展產業市場。
可以說,團購產業經濟是互聯網市場學的本質體現,較比傳統企業產業發展模式而言,人際捆綁式消費模式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更多的消費群體,較比單獨銷售利潤將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對于團購產業經濟發展過程而言,應盡可能減少折扣力度,重視信息對消費群體的影響,重視信息對消費群體的刺激作用。
(二)更加重視網絡融合產業
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科技的進步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機遇,但同時也給傳統經濟帶來一定的挑戰。產業經濟發展中更加重視與網絡的融合,重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產品演變的過程中,網絡融合與通信產業,都成為產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實現網絡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在不斷的進步與演化中,服務與工作進行了融合,終端與市場進行了融合,以范圍發展模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在三網產業的發展中,其融合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在雙邊市場模式角度來分析,三網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系,即便融合也不會為其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三網的融合需要政府扶持與規劃,實現物聯網與數字技術之間的融合。可見,在現代產業發展中,要想實現實體產業發展模式的轉變,所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兩種完全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方式。站在產業融合經濟視角來看,可以利用雙邊市場理論、捆綁理論、規定制度等多種體系建立融合框架,利用市場競爭的需求,促使不同產業之間達成共識,形成產業規模化競爭,促使產業經濟不斷融合[3]。
(三)重視發展策略
產業經濟學中的研究重點之一為競爭行為,而競爭又是促進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經濟學模型構建中,有兩種收益形式。以廣告行業為例,其收益形勢可分為廣告收益與消費者收益,但廣告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在參數結果下達之后才能掌握。在投資產業中,若投資平臺存在長期用戶,在轉型期間應主要思考怎樣才能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留住老用戶,又能開拓市場,吸收更多的新用戶。對此,以博弈論視角來分析,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可探討性。而在經濟學角度來分析產業投資的策略,可以發現在廣告商與投資平臺議價的過程中,價格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可見,策略,是當前產業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問題,在企業發展中既要保證利潤可觀,又要拓展市場以吸引更多的用戶。要求企業對二者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在獲取最大利益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發揮策略的最大價值。
(四)重視產品真實性
產業經濟發展中,最嚴重的問題便是山寨。眾多產業在開發高端市場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著眾多困難,其中山寨問題最為嚴重。例如:在騰訊與360競爭時,以網絡外部因素來分析,在刨除兩者行業之間的特殊性基礎上,反壟斷行為的重要意義是能夠為社會謀取福利,減少市場糾紛,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但在企業斗爭中,應重點考慮其對用戶帶來的影響,以及對市場發展帶來的影響。而在網絡效應角度來分析產業經濟,上游經濟在對下游經濟做出抵觸性行為時,很有可能造成市場混亂,市場失靈。但若允許下游產業的山寨性行為,也將導致市場出現失靈狀況。因此,綜合來看,山寨產業的出現將嚴重影響市場發展的穩定性。對此,產業經濟發展前沿問題的研究中,應合理對待產業在市場中的發展模式,理性分析,全方位綜合提出對山寨產業的解決對策,以求得對市場的影響最低,盡可能穩定市場的發展。
新型產業群體不斷增多,并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載體。在發展過程中,產業經濟學對新型群體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仍舊需要解決一系列現實問題。未來,產業經濟學應以我國經濟體制為基礎,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幫助我國新型產業找尋合適的發展路徑,改善我國產業經濟困境,促使產業不斷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產業經濟學的前言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新的經濟生長環境下,企業應正確對待發展的變化,利用博弈論等經濟學研究方法,分析市場走向,了解新型產業經濟發展形勢,以探求產業發展的方向,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加深對產業結構形式的探索,擁有前瞻性眼觀,判斷產業經濟學發展方向,確保產業經濟發展在正確軌道上。
參考文獻:
[1]柳曉明,賈敬全.增強經濟類課程應用性與實踐性的機制與路徑探討——以《產業經濟學》為例[J].經濟師,2018(02):234+236.
[2]張濤.產業經濟學及新興產業群發展的思考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315+317.
[3]李停.經濟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業經濟學內容體系重塑[J].許昌學院學報,2016,35(06):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