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會
摘要:新課改后,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進行實踐教學。教師及教學內容變成了配合學生成為主導者的一種輔助劑,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根本。在眾多學科中,語文是關聯所有學業的命脈。初中語文閱讀雖然在語文教學中屬于基礎教學,但卻是核心內容。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正因如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過度重視閱讀,為閱讀而閱讀,造成了實際教學效果及質量并不高。
關鍵字:初中語文;閱讀;分析及對策
引言:
曾經很多人甚至包括教師都覺得漢語是我國的國語,所以語文對學生而言是最基礎的知識,閱讀對學生來說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學好的。從表面來看,這句話沒有問題。但是很多學生對閱讀不太上心、教師的教學內容太過死板,都是教學質量無法提高的原因。
一、語文閱讀現狀
(一)學生本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夠強。很多學生在接觸閱讀初期都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哪個部分下手。尤其是在大量的文字段落里尋找問題有關的信息,時常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方向感。當終于好不容易找到了問題的突破點,自身表達能力又有問題,即使找到答案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長此以往,造成學生對閱讀產生恐懼的心理,甚至有些學生直接放棄了閱讀。
(二)新課改雖然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仍然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教師如果一味的提供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閱讀方向,這種單一式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主觀意識發展,無法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違背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一般的閱讀題材都來源于生活,以書本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雖然學生通過教師教學,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并獲得知識,但完整的閱讀力應該能夠還原生活本身[1]。
二、閱讀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現代的語文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閱讀資料,但有局限性。除了課本之外,只有指定的課外讀物可以進行閱讀,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能力。大多數教師都不贊成學生接觸報紙雜志,固執的認為那些不是初中生可以觸碰的刊物。如果在學校不小心看到學生拿著這類與學習無關的書籍,教師就會如臨大敵一般,根本不聽任何解釋,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育。在教師眼里,除了書本以外,不與學習掛鉤的書籍都是“違禁品”。
(二)語文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表現在對詞組及語感上的認知,重點是可以通過閱讀感受文中的環境和所表達的情感等。這是閱讀獨有的魅力。但通常教師的教學以升學考試為目的,并不會看重學生如何能提高這種能力。這樣一來,容易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這方面有所缺失。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來自于教學內容和新課改之間的沖突,無法完全將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發揮到極致。
三、有關閱讀方面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閱讀理解是語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初中語文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擴展能力[2]。但這一點的前提是要從實際出發、一切為學生服務為目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以挖掘學生潛力、開發創造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為己任。
教師在《濟南的冬天》一文進行教學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劃分層次,梳理線索等手段解讀文意,以此找到與閱讀有關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沉悶的氣氛,還可以由學生自主發揮發散性思維,同時幫助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能夠積極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內容,才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逐步提升。
(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是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的方面。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從自身出發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才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不僅使學生的創造力實現最大化,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3]。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打開學生的思路,之后教師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指導學生按不同性質將這些問題分類后,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最后要求學生再進一步閱讀,然后再提出新的問題。這樣不斷的循環,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變化,可以促使學生發現,關于片面的理解越來越少,而對內容的相應問題越來越多。
類似這樣的教學內容可以多開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的興趣,養成一種好的閱讀習慣。
(三)藝術源于生活,閱讀當然也不例外。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積累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卻能夠引用到閱讀上來,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有一個積極學習的態度,這也是在生活中感受閱讀的有效方式[4]。
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資源為學生開展關于閱讀方面的話題會,或者是閱讀方面的活動,甚至是在放假期間組織與閱讀有關的課外小組或者讀書會。教師可以在開始這一系列的活動前,讓學生幫忙查找相關方面的資料,然后上交活動報告,甚至是一些小的體驗后感。這些都可以為閱讀提供補給,也是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閱讀價值的最佳方式。
四、結束語
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語文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里占有一席之地,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中不可欠缺的重要部分。初中語文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做到知識運用自如。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閱讀理解上得到進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研究式閱讀教學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可以不斷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雪蓮.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25):26-27.
[2]鄭燕委.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00199-00199.
[3]田洪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8):237-237.
[4]馮華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2016(10):00255-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