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全
摘要: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分析了秦州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強度與性別、婚否、學歷、教齡、學科類別、擔任職務、不同學校類型、所教學生類型等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分析提出緩解秦州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的一些具體對策,以幫助該地區中小學教師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
本文主要是以天水市秦州區一些農村學校為調查對象,全面具體地研究秦州區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導致秦州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并根據分析提出緩解秦州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的一些具體對策,以幫助該地區中小學教師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和工作效率。
一、壓力來源
(一)工作負荷的壓力
教師即使下班了,教師們也難以像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那樣可以徹底的放松,而是仍然被諸如作業、備課、對學生的教育跟蹤等搞得筋疲力盡,對于秦州區農村教師來說,除了每周節課的上課任務外,還要精心備課,給學生批改作業,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等等,基本上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個小時以上甚至更長。
(二)學生管理方面的壓力
在知識突增、信息爆炸、大眾傳媒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很多知識上不再比學生“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動搖和影響,由此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沖突多,教師工作中的難題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決新的問題,新的理論和方法又沒有系統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了秦州區農村中小學教師較大的心理壓力。
(三)測試與評價的壓力
在秦州區,雖然教育也一直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但由于考試的“總指揮棒”仍沒有改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教師的現行各種教育評價仍然把教師的教學成績擺在首位,很多項目都是按班級考試成績來考評老師。每次考試很多學校都會把學生、老師的成績進行班與班、校與校、鎮與鎮之間進行比較,這種評價方式大部分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權衡的條件,顯然忽視了教師在改變學生的興趣、品德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四)職稱評審和教師聘任的壓力
雖然秦州區農村中小學教師具有強烈的精神需要,他們熱愛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追求事業的成功,渴望得到同事同行的尊重和學生的尊敬,在工作做出較大成績,學術上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晉升高一級職稱能夠滿足教師豐富強烈的精神需要和價值認定。再說,因為職稱關系到教師工資收入等許多切身的利益,因此,晉升高一級職稱就成了教師一定時期內的第一需要,成為教師職業過程中的第一追求。
(五)經濟和家庭的壓力
秦州區雖然是隴東南市縣的核心區,經濟的領頭區,但是老師的工資并不高,有些學校甚至設立所謂的績效工資,從不同的角度克扣老師的薪水,秦州區房價飛漲,在房子均價達到七八千元一方,很多教師買房還貸每月都要好幾千,如果實施績效工資,教師提留以后每月拿到手不到兩千元,提留后每月僅三千元左右的薪水,別說買房供樓,就連起碼的養家糊口都成問題。
(六)其他壓力
除了上述的五項壓力之外,對于秦州區農村老師而言,還有來自學生家長的壓力,對教師也產生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過高要求,甚至常對學校或老師做無理地干擾,甚至某些家長對教師態度蠻橫,冷嘲熱諷,只要教師在工作中稍稍出現失誤,往往就會引起學生家長的強烈不滿,動不動因為孩子的一點小事就將學校或老師訴諸公堂,甚至直接對教師進行人身攻擊。
二、秦州區農村教師心理健康成長的策略和措施
(一)個人方面
教師更要學會合理宣泄,找自己的至友、親人傾訴。另外,教師也可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如建立自己的博客或用等聊天工具來減輕自身壓力,事實上,在本次調查問卷最后一題“您一般主要通過什么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就有的教師選擇了向家人、親戚及朋友傾訴,這種方法可以轉移注意力,大大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當問及如何化解壓力時,校的王老師在訪談時說“我會選擇去聽聽歌,看看電視、電影,盡量讓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寄托。
(二)學校方面
在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關系中,教師會產生安全感,心理壓力自然會得到舒解,相反在不和諧的人際環境中,人的受挫感會更加強烈。學校領導要深入到教學一線和教師群體,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要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尊重教師的合法權益、主體地位。要建立科學的聘任、考評、篩選制度,創設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激發教師產生強大而持久的行為動力。
(三)行政方面
秦州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大力搞好教師心理培訓,注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事實證明,高質量的教師心理培訓是緩解教師心理壓力的重要途徑。此外,還要建立健全秦州區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輔導與咨詢機構,定期開展心理講座和現場咨詢,幫助該地區中小學教師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調控能力,及時疏導、排解不良的情緒和心理困擾
(四)社會方面
社會各界應充分理解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艱巨性,不應求全責備,不應把培養下一代的責任全部壓在教師身上,教育應是家長、社會和學校共同承擔的責任。社會各界、學校和家長等對教師的期待也要切合實際,要多支持和認可教師辛勤的工作。
三、總結
過重的心理壓力不僅不利于教師教書育人活動的進行,而且嚴重地影響了該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心身健康。在全社會已普遍關注和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不妨試問教師的心理健康得到應有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美杉.教師職業壓力成因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7(11):30-31.
[2]楊敏毅.成為內心強大的教師[J].人民教育.2017(9):31-34.
[3]張立新.談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危害與對策[J].新校園(上旬).2016(12):206.
基金課題:
天水市"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教研課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