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寶生

[摘要] 目的 探討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該院(縣級醫院)接受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中方便選取82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組,研究組41例給予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對照組41例給予保守治療,分析比較兩組術后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52.13±8.57)min、術中出血(34.21±6.99)mL、術后總引流(244.37±33.78)mL、置管時間(1.24±0.92)d以及術后住院時間(2.37±1.46)d,均顯著優于對照組(t=4.724,6.874,15.997,5.563,8.401,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44%低于對照組(χ2=4.134,P<0.05)。結論 給予自發性氣胸患者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置管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臨床價值高,值得縣級醫院臨床運用推廣。
[關鍵詞] 電視胸腔鏡;二孔法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9(a)-0058-03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Two-hol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UI Bao-she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Qidong People's Hospital, Qidong, Jiangsu Province, 22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two-hole surgery fo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7, 82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ho were convenient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county-leve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41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two-hole.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41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52.13±8.57)min,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34.21±6.99) mL, total postoperative drainage (244.37±33.78)mL, catheterization time (1.24±0.92)d,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2.37±1.46)d, al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4.724, 6.874, 15.997, 5.563, 8.401,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44%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4.134, P<0.05). Conclusio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two-hol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catheter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unty hospitals.
[Key word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Two-hole surge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omplications
自發性氣胸是由于空氣異常進入胸膜腔中的肺部疾病。由于空氣異常進入胸膜腔中,導致肺損傷和肺表層小氣泡破裂,該疾病若不給于早期治療,患者的生命會受到嚴重威脅[1]。當前治療自發性氣胸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但是常規手術治療切口較大,對患者造成了較大的創傷,因此,該文從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中選取82例展開研究,旨在研究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為方便抽取于該院接受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從中選取82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組,其中,對照組41例,37例(90.24%)男/4例(9.76%)女,年齡15~75歲,平均(24.97±5.51)歲。觀察組41例,36例(87.80%)男/5例(12.20%)女,年齡16~74歲,平均(24.51±4.3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信息比較中(P>0.05),可進行深入研究比較。該次研究做選取的病例均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氣胸臨床診斷標準,且經過CT、X線檢查確診;
排除標準:資料不全者;不配合治療者;合并臟器功能異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保守治療:包用深靜脈導管作引流管引流法,常規胸腔閉式引流法,單純吸氧等;觀察組在檢查和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具體方式如下:采用雙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健康一側單肺通氣,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后在原引流孔作長約1.5 cm的切口,然后放入30°胸腔鏡進行觀察、探查。在胸腔鏡的觀察下作操作孔,操作孔經腋前第4肋作長約2~3 cm切口,之后采用電凝鉤進行粘連組織分離。必要時,采用鈦夾夾閉粘連束帶后以電鉤切斷。切斷后尋找肺大皰,將2種操作器械置入其中,并采用內鏡縫合切割器將孤立的大皰和融合性大皰切除。切除大皰后,注入生理鹽水,尋找漏氣部位,檢查發現無漏氣現象后,留置引流管,手術結束。手術結束后,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控,觀察患者胸腔引流的質量和顏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情況比較:主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總引流、置管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2];②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并發癥包括傷口感染和肺不張,并發癥發生率越低表示治療效果越好[3]。
1.4? 統計方法
數據均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展開處理,(x±s)/t表示與檢驗計量資料,[n(%)]/χ2表示與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總引流、置管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41例患者中出僅出現1例傷口感染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44%(1/41),對照組41例患者中有5例傷口感染患者,3例肺不張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為19.51%(8/41),由此可見,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小于對照組(χ2=4.134,P<0.05)。
3? 討論
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表現為:胸痛、突發性胸悶等,而該疾病主要是肺大皰破裂所引起,嚴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當前治療該疾病主要以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主要包括常規引流和吸氧治療,該治療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長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手術治療則以開胸手術和胸腔鏡手術治療為主,其中開胸手術治療創口大,很多患者無法接受。隨著微創手術的不斷發展,胸腔鏡手術被廣泛應用,其臨床效果較為理想[5]。
該次研究觀察組采用了電視胸腔鏡二孔法手術治療,該手術是一種新型微創手術,其優勢在于創傷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且不易發生術后并發癥[6]。與此同時,該手術的應用并不需要小胸撐,因此,能夠有效避免肋間神經損傷,可減少患者圍術期的疼痛感。且該手術在選擇觀察孔切口時選擇腋后肋間,則可以通過叩診進行膈肌位置的確認,能夠有效避免電視胸腔鏡置入對肋間產生的損傷。另外,由于該手術方法切口很小,且其切口位于腋下,能夠滿足患者的美觀需求,更易于患者接受。另外,手術能夠通過電視胸腔鏡直視,在進行病灶部位切除時,準確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減少胸腔鏡直線切割器的使用次數,不僅降低手術費用,還能夠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電視下胸腔鏡手術治療,電視胸腔鏡具有放大的功效,醫生手術視野得以拓寬,有效避免盲區手術,能夠有效降低手術風險,同時也能夠減少并發癥發生幾率,安全性較高。自發性氣胸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以電凝鉤分離膜樣黏連,不僅能夠有效止血,且針對出現游離性黏連組織時,可利用電凝鉤暴露組織間隙,以便減少電凝鉤對患者肺臟層造成的損傷,降低漏氣幾率。另外,針對病變組織小、由于炎性板塊破裂位于膈面、葉裂等部位所引起的病變,其手術難度較大,可通過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進行準確定位,并對其病變組織情況進行合理評估,有效降低氣胸的復發幾率。
該文通過研究發現,采用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的觀察組,其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總引流以及置管時間均少于采用保守治療的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與張忠義[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在研究結果中指出對照組采用開胸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電視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胸管放置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另外,該文研究發現,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51%,即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此研究結果與葉輝[8]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在研究結果中指出,對照組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觀察組行胸腔鏡二孔法手術治療,兩組均未出現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即胸腔鏡二孔法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給予自發性氣胸患者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能夠減少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置管時間,同時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總引流量,其并發癥發生率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上值得推廣,特別適合縣級醫院開展。
[參考文獻]
[1]? 周鑫.電視胸腔鏡二孔法治療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患者的療效[J].醫療裝備,2017,30(17):117-118.
[2]? 黃同海,王光鎖,丁光貴,等.單孔全胸腔鏡手術后不置胸管治療年輕患者自發性氣胸[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6):535-537.
[3]? 張曉峰.自發性氣胸經電視胸腔鏡二孔法治療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6):2386-2388.
[4]? 沈明敬,徐中華,徐忠恒,等.單孔腔鏡手術治療單側自發性氣胸伴雙肺大皰55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11):1016-1018.
[5]? 苗青,張書文,張紅,等.電視胸腔鏡下二孔法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5,32(4):399-400.
[6]? 李鑫,方伊剛,王慧,等.雙孔法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64例臨床觀察[J].醫藥前沿,2015(13):150-151.
[7]? 張忠義,顧江魁,陶立偉,等.應用雙孔法胸腔鏡治療肺大皰合并自發性氣胸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7):114-115.
[8]? 葉輝,何昌進.電視胸腔鏡二孔法與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效果的比較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