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高投管理的資金規模不到10個億。然而短短三年之后,無論在管理水平還是資產管理規模,西高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人震驚。
“14年制定目標戰略;15年招聘人才、包括整個制度和體系的磨合;16年開始管理規模的擴充?!被仡欉@三年,西高投董事長總經理宮蒲玲如此總結。
2014年,宮蒲玲奉命接管西高投,自此開始了二次創業。一上任,宮蒲玲就拜訪和深度調研全國優秀的創投機構,在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對基金的管理體系和制度規范從體制和機制上松綁。
員工激勵制度方面,西高投在董事會下面成立投資決策委員會和薪酬績效委員會,并通過董事會、股東會出臺了投資管理辦法、薪酬管理辦法和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對投資決策和薪酬激勵進行了松綁。
薪酬基本按照市場化的標準,跟投方面,每個項目拿出5%的份額作為強制跟投,其中投資團隊50%,30%左右給風控和投后部門,剩下的交給其他員工自愿跟投。
專業團隊搭建起來后,西高投開始管理規模的擴充。2015年,西高投成為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兼執行事務合伙人。資料顯示,該引導基金總規模50億元,原則上60%用于直接投資企業,40%用于參與發起設立各類股權投資子基金。
基金由西高投主導,引導基金的支持方式為優先股、普通股投資以及設立股權投資子基金。優先股的投資方式一般采取三年期,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5-8折的收益率進行投資,三年后收回,繼續用于支持其他企業?;鸩灰杂麨槟康?,主要是為了更多更好地扶持一批區內的好企業。至今,已經通過基金理事會決策的項目投資額總共有16.84億元,包括48個企業項目,以及4支子基金,現在已經完成投資13億元。
2017年下半年,西高投開始籌建專事于天使投資的子基金。對于這項決策,宮蒲玲是出于三點考慮:一是基數夠大,目前西安高新共有4萬家創業公司,數量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用高門檻的商業理念來發掘,概率上有機會;二是業務前置,西高投此前投資的企業多是剛剛渡過“初創期”(2000-3000萬收入),如果團隊配置得當,能夠將觸角前置至創業型公司,投資回報應該更為豐厚;三是付出更多,創業型公司需要的不止是資金,更是指導和培育,宮蒲玲已下定決心,為所投創業企業提供更多的咨詢、培訓、業務撮合、提供舞臺,幾近于“手把手地帶”。
“今年我們的重點在如何提升基金的管理水平,提升投資團隊的專業化能力、管控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包括投后管理質量,包括對項目募投管退綜合分析和判斷。我們專注做一個專業的GP,把投資管理這塊做精做強?!?/p>
作為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人,不可避免經常會存在一些管理人的職責和政府的戰略意圖或者行為的博弈。為此,宮蒲玲經常需要頂住壓力,平衡之間的利益關系。
在宮蒲玲看來,“國有”并不一定意味著陳舊和僵化。恰恰相反,國有創投機構一旦完成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去除制約因素,其競爭優勢非常明顯。
為了兼顧政府的政策目標和基金商業目標的實現,西高投已形成“一個中心、兩大板塊”的業務架構和職責分工明確的組織架構,即公司以股權投資為中心,分政府業務和市場業務兩大核心板塊,并針對性成立了市場化業務部和政府事業部,采取相互獨立的運行管理體系實現協同發展。
資金規模越大,管理的挑戰自然也越大,尤其是錢多項目少的情況日益增多,造成一級市場的大泡沫。在宮蒲玲看來,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各級政府大量出資組建引導基金,并交風投機構打理,體量巨大;二是金融系統資金大量釋放,除險資、券商直投之外,銀行信貸資金也在轉型,其形式就是投貸聯動;三是民間資金風涌而至,許多在傳統行業積累出的資金,正在轉場風險投資?!?/p>
“守得住寂寞、沉得住氣”,宮蒲玲建議,廣大機構和投資者要保持理性,更多致力于內在的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西高投累計投資項目200多個,包括大唐電信、炬光科技、鉑力特、諾瓦電子、萬德股份、山脈科技、力邦制藥、欣創電子、上海小寓信息、益維普泰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和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