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君
摘 要: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對區域的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本文從畜禽養殖業的產業特點出發,分析了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討了當前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的措施。
關鍵詞:畜禽養殖業;生態環境;整治;策略
近年來,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畜禽養殖業作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創收的主要來源也在各地蓬勃興起,并迅猛發展。但伴隨者快速、粗放的畜禽養殖業發展的同時,其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畜禽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步發展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必要性
1.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頒發一號文件,一方面提出了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發展農村文化、民生、生態的全面鄉村發展規劃,提出鄉村振興中經濟發展要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戰略要求。近年來,畜禽養殖業為鄉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給區域水質、空氣等帶來了嚴重的污染,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是響應中央號召,鄉村振興的新目標。
2.畜禽養殖業行業特點決定的。畜禽養殖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許多糞便垃圾、濃郁惡劣的氣味。目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多數規模較小,零散分布在農村,無統一規劃,科學養殖、畜禽養殖業循環經濟發展未得到充分發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加上養殖戶們知識水平低、環保意識差,造成了畜禽糞便污染、疫病的傳播、區域水質污染、區域大氣污染等,繼工業污染之后,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已逐漸顯露出來。畜禽養殖業本身的生產模式和產品特點決定了在發展的同時,必須加強其污染治理,降低、減弱或使其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為農村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為打造“宜居鄉村”做出貢獻。
3.畜禽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持續發展是畜禽養殖業發展總的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而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重要一方面就是強調其發展要在當地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要利用循環經濟模式,且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危害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當前畜禽養殖業的發展模式對生態環境產生了極大的污染,嚴重影響了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因此,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勢在必行,不能只注重其經濟效益,而忽視其生態效益,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治理,保護環境。
二、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策略
1.意識上提高。治理畜禽養殖業的污染問題首先要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改變長期以來的只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思想。從政府角度來說,要實現“兩手抓”,一手抓畜禽業發展,一手抓畜禽業污染防治,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要確保環境效益不受損。另外,還要加強宣傳,著眼于長遠,惠及子孫萬代,根本要提高畜禽養殖戶的環保意識,變其消極配合性治理為積極主動進行污染防治,提高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效果。
2.政策上扶持。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政策,各級政府必須目標明確、責任到位。對于管轄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要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實行排污許可管理,設立農村畜禽污染治理項目,在畜禽養殖戶建設相關排污治污配套設施,積極幫助畜禽養殖戶進行污染的治理;另外,鑒于行業特殊性,畜禽養殖業風險較大,環保投入資金欠缺,政府可通過政策撥款、招商引資方式多方融資,支持和幫助其建立標準化、綜合性的排污防控設施,積極開展糞污處理無害化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和生態養殖方法。
3.技術上指導。目前我國大部分畜禽養殖業,特別是中小型養殖戶或養殖場,污染處理技術落后、粗放,應加強污染處理的技術指導。如在飼料配制上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控制其組成成份中的重金屬、抗生素和激素等添加劑的量;畜禽糞便排放物應實行固態和液態分離,推廣可吸附糞污、利于干式清理和綜合利用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集技術;條件成熟的畜禽養殖場可采用“厭氧發酵”、“高溫好氧堆肥工藝”技術等回收沼氣能源或生產有機肥等,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污染治理,甚至排污物的資源再利用,能更好的降低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4.管理上規范。整治畜禽養殖業的污染問題必須實行規范化的管理。首先在畜禽養殖場創建之始,要進行科學的選址,注意避開居民飲用水水源,遠離主要河流,防止破壞風景名勝區環境,不得建立在文教區和城鎮居民區附近等;其次,畜禽養殖場建設布局要合理、規范,實行標準化生產,在養殖欄舍的配套建設、生產設施的配備、良種的選擇、飼料的選配、衛生防疫、污糞處理等方面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另外,還要加強協調和監督功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部門較多,如農業、國土和環保部門的總體規劃,畜牧、工商等部門證件的審批等,各個部門之間不能相互推諉,應相互協調,互相監督,只有通過共同監管,才能切實加強其污染治理,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5.法制上約束。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任務重、時效長,僅憑政府的宣傳、指導、監管和養殖戶的自覺性發揮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法律制度的強制約束。我國相關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促進了畜禽養殖業防治污染技術水平的提高,保證了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對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加強對畜禽養殖戶的法律宣傳和教育,把畜禽養殖業的污染治理提升到法律層面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加強了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的強制性,提高了畜禽養殖戶的污染治理責任感,提升了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強度。
三、結語
總之,畜禽養殖業的污染治理關系到畜禽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生態農村的建設規劃,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巨大工程,需要各級政府正確領導和嚴格管理,需要污染治理技術的提高,更要養殖戶積極配合和認真執行。在發展畜禽養殖業的同時,加強其污染整治,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畜禽養殖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何文光.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探究[J]. 科學技術創新, 2016(1):41-41.
[2]張蘭伏.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24).
[3]張永杰. 淺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存在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8):00247-00247.
[4]石艷麗. 基層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探討[J]. 綠色科技, 2016(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