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于航
摘 要:建筑工程中在快速的發展中,存在很多質量通病。質量問題會給建筑單位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作者經過多年實踐探討,總結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產生原因和分析解決措施,提出質量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質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質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投資成本巨大且施工技術要求高,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施工作業環節里,經常出現一些質量通病,如:混凝土裂縫,導致頂板出現滲漏現象等。以下主要分析下裂縫。
1.凝縮裂縫。混凝土表面呈現碎小的六角形花紋狀裂縫,裂縫很淺,常在初凝期間出現。 其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表面過度的抹平壓光,使水泥和細集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 很大的 砂漿層,它比下層混凝土有更大的干縮性能,水分蒸發后,產生凝縮而出現裂縫。 (2)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面壓光,也常產生這類裂縫。
防治措施:混凝土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避免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面刮抹,如表 面粗糙、 含水量大, 可撒較稠水泥砂漿或干水泥砂再壓光。 裂縫不影響強度, 一般可不處理, 對有美觀要求的,可在表面加抹薄層水泥砂漿處理。
2.干縮裂縫。裂縫在表面出現,寬度較細,其走向縱橫交錯,無規律性,裂縫不均,梁、 板類構件多沿短方向分布, 整體結構多發生在結構截面處; 地下大體積混凝土在平面較為多 見,但側面也常出現,預制構件多產生在箍筋位置。其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成型后,養護不當,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散失快,體積收縮大, 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小,表面收縮劇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而引起開 裂; 或者平臥薄型構件水分蒸發過快,體積收縮受到地基墊層或臺座的約束,而出現干縮 裂縫(2)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時干時濕,表面濕度發生劇烈變化。 (3)采用含泥量大的 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 (4)混凝土經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大的 砂漿層,收縮量加大。 (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在露天長久堆放而不張拉等。
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過大;嚴格控制砂石含量,避免使用 過量粉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并注意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加 強混凝土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養護時間;長期露天堆放的預制構件,可覆蓋草簾、草袋,避免爆曬,并定期適當灑水,保持濕潤;薄壁構件應在陰涼地方堆放并覆蓋, 避免發生過大 濕度變化,其余參見“塑性裂縫”的預防措施。表面干縮裂縫,可將裂縫加以清洗,干燥后涂 刷兩遍環氧膠泥或加貼環氧玻璃布進行 表面封閉;深進的或貫穿的,就用環氧灌縫或在表 面加刷環氧膠泥封閉。
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只要稍有疏忽就會留下質量隱患。從目前建筑的一些通病分析來看,只有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才是消滅質量隱患的根本途徑。
1.建立健全的施工質管制度規范。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工作,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質量管理機制,比如施工質量責任制以及事故報告處理等責任制度,同時也要讓這些制度落到實處,實實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發揮,使其能發揮真正的監督施工質量的作用。在施工過程中,人是作為最基礎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時也是組織者。他不僅是被控制的對象,同時又是控制的對象。既是質量的保障,又是工程出產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頭。因此,在整個質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這個最基本要素為核心,明確了參與施工的所有人員的各自權限和職責,把施工質量責任制落到實處。
2.不斷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能否真正發揮實效發揮實際作用,是整個工程質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有效進行下去的關鍵環節。這要求施工單位在確保質量保證體系能有效運行下去的前提下,從任務承接,工程調研,乃至施工前期中期的準備,施工材料的采購,施工生產,施工操作以及回訪客戶,質量保修等方面對質量保證體系進行修改和完善。
3.提高施工人員職業素質。參與施工人員的職業素質高低,是整個工程質量優劣的最關鍵因素。現在不少的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啟用職業素養較低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有的技術人員連對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礎的常識也不懂,就匆忙上崗,以至于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了一些正負鋼筋擱反或者搭接長度不相同等現象,這給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想要施工質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嚴格限制準入資格和提高施工人員職業素質做起,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落到每一個上崗工作的工人和技術人員身上。
4.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在施工材料控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檢測施工時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構件以及施工設備等的質量,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嚴格把關,把緊材料的采購關,檢驗關以及使用關,從而確保工程的質量:(1)在采購員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那些相對誠實守信并且愛崗敬業的專業人員來擔任,并且通過學習和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以及材料的鑒定水平,以便他們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同時降低材料的成本;(2)首先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檢制度,對那些具有正規質量保證書的材料,也不能掉以輕心,要一視同仁的進行必要的檢測,用以確保檢測報告的真實性。而相比那些質量書不齊全的產品,則更應該追查清楚,確保“三無產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走不進施工現場;(3)在材料的使用上面,我們認為是施工材料合理使用同樣是建設優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我們要預先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創造良好的倉庫或者場地等條件,用以確保它有一個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進行材料的是使用,減少對原材料的浪費。同時,我們還需要對施工使用的實驗儀器,或者機械設備等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檢測,確保工程質量沒問題。
5.施工方式選擇最優化。在施工方式的選擇上,我們必須以增強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的實用性和先進性為原則,進行優化設置。首先我們必須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案,質量標準以及操作規程。我們必須采取較為先進的工藝,用以帶來更高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這樣做的同時,會提高項目的投資。因此在選擇施工工藝上,我們要對企業的綜合經濟實力進行充分的調查,并根據企業自身的工程項目和實際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案,絕對不要為了省錢而選擇不好的施工方案,這自然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局面,所以在施工工藝的最優化選擇上,企業要慎重再慎重。
工程施工質量是決定工程最終成敗優劣的關鍵,在施工的階段,我們要制定完善的,詳細的符合質量標準的目標,并且通過各種合法合理的手段和途徑,以質量控制為中心,進行全過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把施工質量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鄧忠良.加強施工控制管理預防房屋滲透問題. [J].廣西城鎮建設,2003,(08).
[2]趙健.孫振忠.談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與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J].四川建材.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