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梅
(寶雞文理學院 計算機科學系,陜西 寶雞 721016)
翻轉課堂[1]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深入學習的教學模式。課前老師給學生發(fā)放課堂上的教學資料,如:視頻、電子書、論壇、講座等資料,學生提前自助預習教學內容和查閱相關教學資料。課堂上老師不再講授基本知識點,重點討論問題和答疑解惑,學生在討論中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更加透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根據自身學習的情況在課堂上得到解答,同時可以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滿足不同學習梯度的學生的學習需求,這種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為主的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形式,學生自主規(guī)劃學習內容、時間和地點,學生帶著自身的問題來上課,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采用講授法和討論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達到個性化的學習[2]。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大多數計算機院校中大一新生接觸的第二門專業(yè)基礎課(第一門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經過實踐教學證實,讓學生通過該門課的學習,能否從傳統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轉化為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以及能否讓學生建立起整體的編程思維是相當重要的,而且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將會嚴重影響到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提高“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已迫在眉睫。
目前,高校工科類院校都期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就業(yè)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3-4]。但在實際的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1)課時少,知識點較多。對于C語言課程的教學,一般只是周三課時,而實際上該門課程的知識點較多,且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案例中講解這些知識點,這就需要更多的課時安排去完成。而事實上,安排的課時非常少,導致學生不易消化和吸收,學習起來非常困難。
(2)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不同步。在大部分高校里,對于C語言的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方式,還以理論教學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的教學都是先教后學,教師講授理論知識多,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少,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脫節(jié)。
(3)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形式化。實踐教學主要以上實驗課的形式完成,而在實驗課中,學生只是將書本或教材上的內容在機器上進行驗證而已,缺乏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4)課程答疑時間少。傳統的C語言教學中,課堂上都是教師課前充分準備了教學內容,教師作為主角,一刻不停地講授內容,學生只是“觀眾”,只是一味地在聽教授講課,偶爾和教師互動一下。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重點放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提問,同樣地,即便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教師也沒有更多的時間解答學生。
上述分析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問題,最關鍵的是課程的設置導致不能很好地進行C語言的實踐教學[5],還有一些額外的教學管理、學生、教師、實驗室管理等因素的影響,不能靈活安排教學時間。課程答疑在課堂上的時間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答疑需求,以上諸類問題不能及時良好地解決,將嚴重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更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而翻轉課堂可以完全解決這些問題[6],開啟課前課后資源共享模式,學生上課前,預習下節(jié)課的知識點,將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問題記下來,可以提前和同學進行討論,同學之間不能解決的問題,最后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得到解答。翻轉課堂將網上資源與面對面教學融洽地結合在一起,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完全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以此增強了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性,良好地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C語言的教學分兩部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其中理論部分知識點較多,且不易理解;實踐部分必須親自動手寫程序,除了驗證實驗教程的案例,還需自己編寫程序加深理解,但是課堂上的實踐畢竟是有限的,所以采用翻轉課堂剛好可以彌補這個問題[7]。
課前教師將下節(jié)課的章節(jié)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還有一些網上資源,如微課、慕課,通過QQ或者微信分享給學生,學生在課外通過各種途徑,比如,各種移動設備或PC機進行學習、聽課和練習,學生通過提前的預習可以掌握其中的知識點,如果有問題也可以通過微信或QQ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尤其是C語言課程的實驗部分,鑒于實驗課的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需要在實驗課前,提前將教師布置的程序寫好,在實驗課中直接輸入并運行和調試,遇到調試問題,可以直接找教師解答疑惑問題。
在C語言的理論課堂上,教師可以直接根據學生課前自學的教學資源進行展開討論,將班中同學分組,把每一組的學習情況匯總,然后將每一小組的組長匯報自己小組的疑難問題,可以跨組搶答式地回答別的組的疑難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各種方式進行檢查各小組的課前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導演,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發(fā)言、討論的情況,這些將作為對學生期末考核的依據。
在C語言的實驗課課堂上,由于學生課前已經知道了實驗目標、實驗內容等,所以在課堂上只需將課前準備的程序輸入并調試,觀測和分析實驗運行結果,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調試程序的各種方法及運行結果,進一步指導學生深入學習難點重點。鑒于學生課前對實驗內容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才有更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還可以同時組織學生對實驗內容的設計方法和實驗結果進一步深入討論。同樣,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的發(fā)言、提問以及每次實驗課的實驗報告作為對學生的考核依據。
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那么如何讓學生合理地利用課外時間主動學習,那就需要采取翻轉課堂課前教學資源的推送,擴大并督促學生課前學習空間,除了在翻轉課堂中,各個學生的積極發(fā)言與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之外,課后也要求學生進一步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考評機制對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課堂討論情況以及課后總結情況進行量化打分,以此激勵學生不斷進行新的學習、創(chuàng)新、實踐和探索,并可以督促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利用翻轉課堂對傳統的C語言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一個“顛倒課堂”的改革,可以解決當前C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方法主要從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自主學為主的轉變,以此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課前通過QQ或微信將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并實現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深度交流。
實踐證明,這種翻轉課堂在C語言的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如果有一個C語言的在線可互動的學習平臺,將各類教學資源分類并細化,教師以后只需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中的論壇和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可以通過該平臺對學生的互動情況和學習記錄情況進行考核,所以,C語言教學的在線平臺學習將是翻轉課堂的一個更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