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漸提高,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是知識和技術的掌握者,而且對人際交往能力和口才能力也越來越重視。為此,許多高校都專門開設了《演講與口才》課程,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建設了重要的平臺。
關鍵詞:演講 口才 課程 設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時代進入21世紀,人們對教育和人才的重視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選拔人才的標準正在逐步改變,除了看重學歷德能之外,還看重人際溝通能力?!堆葜v與口才》作為一門語言溝通藝術的綜合課程,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水平和人際溝通能力的基礎平臺,涵蓋了社會人必備的語言能力訓練及人文素養培養,對高素質人才的建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演講與口才》課程改革方面做幾點探究:
一、“消除”理論教學環節,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審美活動”
《演講與口才》是一門具有很強藝術審美性和實踐操作性的課程。演講中的“美”包括語言美、形式美、哲理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優秀的演講就如同劇場上演的一場精彩的表演,不僅給人以理性的啟迪,還能帶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悅,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在課程設計上充分考慮該課程的藝術審美性,“消除”理論知識的教學環節,把教學全過程設計為“審美活動”,積極營造富有審美情趣的“劇場”氛圍。
一般來說,要想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和口才能力,務必要引導學生做到:多看、多聽、多學、多想、多寫、多練。這其中首要就是多看、多聽,只有多看、多聽,讓學生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主題演講的審美活動中體驗式學習,教師只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正確評析,并從中感悟出演講與口才的理論精義,掌握演講與口才的語言、發音、態勢等技巧。
在課堂“審美活動”的內容設計上,應選擇藝術水準高,形式多樣,時代性強的優秀作品,如超級演說家中優秀選手的演講、知名人士的演講、大學生辯論賽、主持人大賽、電視訪談類節目等。
二、多種藝術形式并存,把教學過程設計為“表演活動”
要想真正掌握演講與口才這門藝術,并非易事,這些都需要我們加大實踐教學,對演講與口才的技巧進行系統的訓練。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懸河、舌辯滔滔的演講家,一切口齒伶俐、善于應酬的交際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努力的基礎上,靠自信、勇氣、學習、鍛煉造就而成的。例如,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出生貧寒,小時候非常瘦小,性格憂郁,還長著一對與頭部不很相稱的大耳朵,一個如此沒有自信,幾乎被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憂慮纏繞的小伙子,最終成為給別人自信、讓人們樂觀的心理導師,成功的秘訣正是一次次地參加演講和辯論賽,這中間需要經歷多少磨礪,就可想而知了。大學時代他在公開演說方面受到的訓練,積累的經驗,掃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讓他有勇氣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長了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才能。
自信和勇氣恰恰是學生在公眾面前開口“說話”,敢說,會說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學生在這方面體現出來的層度是不同的,與此同時,學生在性格特長、興趣愛好、學習天賦等方面也存在個體的差異。鑒于以上這些,在《演講與口才》的課程設計上,應注意采取多種藝術形式并存,通過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不同形式,自主內容,自由選擇,為學生設計盡可能多的“說話”機會,磨練學生的自信和勇氣,只有敢說、會說,多說了,才可能會有巧說。
教師在課上要充分發揮引導、點撥、指導與示范作用,但在點撥、指導時要注意采取鼓勵表揚的方式,而不是批評打擊。要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快樂,體驗點滴成功的喜悅,養成追求成功的習慣,不斷增強自信和勇氣,以及學習演講與口才的主動性。除此之外,多種藝術形式表演活動的課程設計還有助于全方位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演講技巧和口才表達能力。
三、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充分發揮課程的教育功能
演講與口才不僅在形式上采納了多種藝術技巧,同時也把文學、政治、新聞、歷史、地理、哲學等多門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具有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教育優勢,針對不同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熱點話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演講與口才這門課程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教育功能,第一,演講有真理的啟迪作用;第二,演講有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作用;第三,演講有揚善祛惡的作用;第四,演講有促進演講者成長的作用;第五,演講有培養良好人際關系和高尚情操的作用。
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除了形式上要講究藝術性,還要在內容設計上考慮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選擇針對性強、時代性強、藝術性強、關注性強、教育性強的教學內容。例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演講內容體系甚至是考試體系,選擇優秀的教學音像內容,如俞敏洪在北京大學新生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一橫老師的愛國演講,超級演說家劉媛媛的年輕人能為世界做些什么?曹青菀的什么是中國精神?著名主持人李詠的有一種愛叫認錯,百家講壇中于丹關于《論語》的演講等等,都充分展示了演講與口才的藝術魅力和強大的教育功能,對陶冶當代青年學生的情操,塑造完美的心靈,樹立遠大的理想,刻苦學習努力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教育作用。
四、結語
現代社會是人們交往日益密切的社會,是信息廣為交流和傳播的文明社會,有沒有良好的口才,已作為衡量一個人素質的基本標準之一。良好的演講與口才能力,不僅有利于人們的交往,為個人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會變成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力,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營造和諧的環境,取得更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戴爾.卡耐基全傳》 趙凡禹、魏鳳蓮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0年
[2]《卡耐基溝通的藝術與處世智慧》 戴爾.卡耐基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2年
[3]《演講與口才》 趙福君、北師大出版社 2012
[4]《演講與口才教程》 顏永平、楊賽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12
作者簡介:
薛琲娜,1971年12月17日—,女,漢族,江蘇阜寧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