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絲萌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逐漸進入到了新常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進入到了新的時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推動國民經濟的有效發展,而且能夠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實際發展中,中小企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阻礙了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本文就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內容進行了細致地分析與總結,找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特點;問題;解決對策
一、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逐漸進入到新常態,技術投入成了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市場競爭不斷激烈化,融資難已經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要想推動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必須要對其融資特點進行分析,其具體融資特點如下:
1.融資結構類型較多,總體融資量不斷提升
近年來的總體形勢是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融資總額在不斷提升,具體的融資模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了一定規模的轉變,傳統性的銀行融資逐漸被小額貸款、民間融資以及直接融資所取代,融資結構類型得到了增加。新型的融資模式雖然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但是其自身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因此對于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并不是十分有利。
2.融資利率高于金融行業的平均值
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有限,經營范圍較窄很難滿足我國正規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條件,因此很多中小企業會采用民間金融的形式進行資金的籌集,而民間金融機構為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進行平衡往往會采取較高的商業貸款利率,因此這就使得中小企業融資利率普遍高于金融行業的平均值。另外,從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面來看,它們往往更傾向于將資金貸款給大型企業,而對中小企業設立了過多的限制條件,部分銀行還通常會列出違約費用、延期擔保費用等等,這就變相使得中小企業取得銀行機構融資的貸款利率得以增加。
二、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分析
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使得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較多的限制,不利于中小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因此做好這些問題的總結,并構建完善的優化對策十分重要。具體來說,其問題總結如下:
1.我國該方面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雖然我國政府為了促進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的政策,對中小企業進行全面地幫扶,推動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有力進行,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急需解決。如該方面的法律體系不夠完善和健全,無法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力的保障;再比如,商業銀行缺乏規范化的融資中介機構,在對保險、抵押、擔保、信用等方面評估的時候存在缺陷,無法有效及時執行相關的規范等等,都容易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面臨難題。因此做好該方面政策制度的構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規范化的法律指導顯得十分重要。
2.規范科學的抵押和擔保機制缺失
商業銀行往往要求借款人的抵押物應當是特定的資產,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很難滿足該方面的要求,通常來看,中小企業往往只有房屋、土地等作為抵押物品,這就限制了中小企業融資。并且,在當前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下,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勢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基本上處于供需平衡的狀態,因此部分企業想要通過房屋或者土地進行貸款也得到了限制,加之能夠直接抵押的資金更少,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雖然我國30多個省市建立了相關的抵押信用擔保試點,但是其信用擔保體系還是有待優化,這對于中小企業融資來說并不是十分有利。
3.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和規模有限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形式還比較單一,雖然銀行貸款的限制條件較高,但是由于很多中小企業領導的思想較為老化,仍然認為銀行貸款是最好的融資途徑,不考慮基金、信托、股票、債權等直接融資形式,使得這些直接融資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再加之銀行貸款審核通過率極低,這就不利于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另外,雖然我國政府為中小企業開通了新三板市場,對于其直接融資的實現提供了便捷性,并且隨著其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領導認識到了直接融資的優勢和好處,也開始采取該種形式進行融資,但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較多,規模有限,因此很難從根本上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解決掉。
三、新常態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就是為中小企業的快速有效發展做基礎,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
1.做好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營造良好的環境
我國政府應當從制度方面入手,構建完善科學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使得中小企業融資能夠有健全的法律做基礎,推動其融資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當前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多,做好融資秩序的規范,并完善信用體系顯得十分重要。就當前我國該方面的法律體系來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于中小企業融資來說并不是十分完善,政府應當加強其中權利與義務、產權關系以及創建與退出等方面內容的解釋和完善。同時,應當出臺與其向對應的配套措施,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更加科學規范,并做好擔保體系的健全,為中小企業融資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另外,做好規范化融資中介機構的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應當對融資中介機構進行全面地評定,推動其更好地幫助商業銀行進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以及保險等方面的評估,并積極執行國家該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更加規范。
2.建立規范化、科學化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系
我國的商業銀行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適當將授信標準放寬,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條件進行重新定位,提升自身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供給量。并做好抵押物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拓寬無形資產抵押的條件,使得中小企業有更多抵押的權限,推動中小企業擔保和抵押機制的不斷完善。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充分借助于計算機互聯網進行中小企業資信情況的分析,使得自身所存儲的大量數據資源得以合理利用,更加全面地掌握企業的信用情況和資金流狀況。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構建科學系統化的監管制度,對每一位借款人的信用情況以及資金運用狀況進行調查和跟蹤,對與每一個中小企業相符合的貸款金額以及條件進行確定,從而不斷降低放款的風險,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實現。
3.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的建設,不斷提升其融資能力
只有中小企業自身努力加強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的融資能力,才能夠推動自身更好地發展,有效解決融資問題。首先,中小企業應當做好自身的產業升級,不斷推動自身技術的進步,促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提升。其次,加強中小企業改革,對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完善,推動自身經營質量的不斷提升。最后,中小企業應當對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地衡量,恰當地進行融資戰略的制定,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結構,不斷推動自身融資能力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夠在面對各種融資形式的時候,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從而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4.做好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寬,加強金融服務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中小企業只有依據市場發展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自身融資渠道的拓寬,不斷增強自身的融資能力,提升直接融資的水平,才能為自身更好地融資作基礎。同時,我國政府應當積極在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拓寬方面做努力,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使得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得以形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做貢獻。近年來,我國推出的新三板市場對于中小企業融資起到了一定的有利作用,不過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對中小企業的階段性要求較為嚴格,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對其進行合理地劃分,對于中小板塊的分類進行更加細致地劃分,使得每一個發展階段、各個規模的發展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都能夠金融資本市場實現融資。另外,應當立法對民間資本進行引導,使得其能夠更加健康科學地發展,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的途徑。積極發展網絡金融,拓展網絡眾籌、網絡借貸等發展規模,推動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得以良好地解決。
結束語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局面,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資金壓力這一方面的問題尤其嚴重。一方面中小企業自身應當加強自身融資能力的提升,不斷推動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應當做好該方面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為中小企業融資營造良好的環境,實現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梁一村.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分析以及對策[J].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2018(06):83+123.
[2]崔立偉.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特點及對策[J].金融視線,2017(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