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日益臨近的生存危機、國家政策導向與國際經驗示范等因素,無不表明民辦地方本科院校理應是此次改革的重點對象。而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復語人才必然是地方民辦本科院校的目標型人才。本文將闡述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對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銜接國內外教學教育模式的重要作用,將會對省內大學法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對外法語;FLE;實踐教學;民辦本科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旨在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復語人才;旨在培養適應語言服務產業及相關行業企業和社會文化事業一線崗位需要的歐洲非通用語高水平復合型、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學院作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積極探索自身良好發展的道路,所以作為歐洲非通用的法語人才培養,必須脫離傳統老式本科教育方式,避免“學非所用”、“理論與實際脫節”以及“過度教育”等系列問題,構建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復語的小語種人才實踐教學體系是夯實我院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的基礎。
一、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是現今法語院校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外法語FLE教學法不僅能夠從語言學習目標上區別與傳統語言講授方式,在法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TICE來突破傳統課堂,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應用國內外二種教學法和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推動學院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實踐教學模式下,不僅教師要懂得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加強調新興科技對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影響和對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例如Cyberfax是一個全球性的線上雜志。學生們通過郵件交流,以出版委員會的形式聚集,根據各個國家青少年所寫的文章來編撰他們的報刊。文章會有署名,配有插圖(原創或不限使用權限的資源,且是雙語(法語和其母語。學生可以在“行動”中學習,在實踐經歷中學習。學生因此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從而更為自主。
二、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有助于構建技術型和應用型,且具有實踐操作性的教育教學體系
對外法語FLE教學法,這種貼合中國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體現學院辦學特色的重要舉措。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而我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主要辦學目標,必須以自身特點定位,構建符合國情和校情的實踐教學體系,不斷實踐與總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更好地突出辦學特色。
對外法語FLE教學法,是我院法語師生適應教學環境改變的重大體現。我院法語專業自開設以來,中外教積極在課堂上應用對外法語FLE的教學模式,尤其針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度不高,對于抽象死板的教學理論不感興趣,部分學生出現的“語法困惑”的問題,我系中外教積極增加能讓學生踴躍參加、積極發言的實踐型課程,避免學生養成“被動式”學習習慣和教師“灌輸式”教育方式。
對外法語FLE教學法,符合現今學生的偏好和需要。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法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夠學習到語言的基本知識,而且能夠增加對所學語種國家的社會文化等等方面的了解,并且實踐教學模式與中外教的課堂互動活動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協同工作能力,適應現代化社會的人才發展需要。
三、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是融合國內外教學經驗,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
目前,我國對如何構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積極實踐,但對外語專業的教學研究僅限于描述性研究,至今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成熟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尤其是在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的實踐下。我院法語專業倡導與時俱進的國際化的教學思想,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的課程設置采用開放性的原則,讓每一位學生在參與中外教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實現與國內外大學課程“零距離”親密接觸,不僅提高了語言訓練的實踐性,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了語言交流的氛圍和運用語言的真實條件,也為學生將來赴法國友好大學進一步學習做準備,更加能夠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多元化選擇需求。現今交互式網絡系統的建立、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也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起到了促進作用,學生能夠隨時了解法語專業在國內外企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的現狀,保持對法語學習的興趣,明確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
四、應用對外法語FLE教學法的側重點和關鍵步驟。
首先,形成“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對外法語FLE教學法課程設置特點的任務型課堂為切入點,來調整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尤為關鍵是實現“中西結合”,避免“盲目移植”。
其次,建設目標的實現要以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依托。我校積極為青年教師創造條件,鼓勵其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加大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利用各種渠道赴海外留學深造,在夯實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加深對目的語國家的認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為課程建設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再次,加快教材資源建設的步伐。不僅在主干課程采納國外原版教材和國家教育部規劃教材,教師能夠利用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更多地利用網絡新聞、電影和音樂等新鮮時效性強的原創教材,能夠及時向學生傳播法國文化知識,提高法語學習興趣的“新穎教材”。
最后,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體系建設,規范各種管理規定及流程,努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通過嚴格的管理來規范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教學內容從側重語言形式的教學轉向語法與交際能力相結合的教學。從語法翻譯法到視聽法,重視語言功能、意義和交際能力。授課方式從教師講授為主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人機互動的模式,教學手段體現為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完善課程的評價標準,形成立體化的評價體系。通過規范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做出公正、客觀的考核,真實反映學生的法語水平,同時也可以促使教師對融合中西方教學方法精髓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從而真正立足我校轉型應用技術型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林平平(1986-),女,吉林省舒蘭市人,講師,碩士,從事法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