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芬
摘要:音樂被人們稱之為“心靈的語言”,就是因為音樂更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促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音樂欣賞課在音樂教育中具有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它是學生們打開音樂殿堂大門的一把神奇鑰匙,對鑒賞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鑒賞 教學 多媒體輔助
興趣作為心理傾向是一種穩定的,而非偶然暫時性的指向。主要表現在一旦引起了的興趣,就會對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傾向,因而就學得十分積極主動,也很有成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相信所有的教師都明白,只要有了興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只有懂得如何去欣賞才能有興趣去熱愛,而一節精彩的音樂欣賞課正起到了這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教學過程中,感受與鑒賞的這四個內容: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音樂體裁與形式、音樂風格與流派在每個年級都有涉及,教師要把握好各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以及身理、心理特征。
1、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多表揚多鼓勵
學生都渴望被老師賞析、表揚。實踐證明,學生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而不亂,有種競爭的意識。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教師每次按新課內容布置不同的思考題讓他們回去查閱資料,并歸納成最好答案,在堂上由同學進行介紹,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介紹或表演進行簡短的點評指出不足之處,好的予以鼓勵和表揚,這種做法可以使他們學習更加團結協作,并在查找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音樂知識及其他相關知識,而且課堂中可以資源共享,既達到課堂目的,又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坐在一起聆聽音樂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這不僅有益于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傾聽與了解,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教師的角色,調整了師生關系,和諧了教學氣氛。
2、情感體驗
音樂是最擅長于抒發情感、最能撥動心弦的藝術形式。在欣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即感性階段,需要的是對音樂魅力的內心體驗。不管是優美的旋律,還是迷人的音色或纏綿的歌詞,需要的是被音樂感動。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學中的歌曲,樂曲等一切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物。如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鼓勵在音樂課上的創造性,以愉快和求知的情緒學習音樂,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聆聽音樂的習慣。這是每個中學音樂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因此,通過音樂體驗情感,是涉世不深的高中生了解人生、透視生活、剖析世界的重要窗口,可使他們具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去面對將來可能經受的一切情感考驗。
3、適時表現教師的音樂基本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愿意看老師的表演。所以,有很多的歌曲,能范唱的就不聽錄音,教師范唱范演的方式開始進入學習,看到學生那專注的表情、羨慕的眼光,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就達到,結果首先帶出了熱烈的課堂氣氛,進入內容就順理成章,學生的興趣就來了。
4、多媒體輔助
以音樂欣賞課為載體,將歷史、地理、人文、古詩詞等多門學科內容與音樂欣賞課互相滲透,形成交叉學科優勢是一種比較好的切入點。這樣既提高了音樂欣賞課的內涵,又對音樂欣賞課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在不影響音樂欣賞課主題的前提下,應參照所欣賞作品的特點,利用作品背景描述、作品主題講解這樣的教學花絮進行。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使學生置身于有聲有色的音樂畫面中,引發他們的興趣。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很快進入音樂情景,想象、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豐富多彩、細致的感情。例如:為了增強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增加了一些臉譜和其他劇目的彩色照片,找到京劇唱段的視頻錄像和京劇有關的知識,如生、旦、凈、丑的角色,唱腔旋律,京劇的伴奏樂隊等,做成相關知識鏈接,聲形并茂,形象生動,一目了然,學生興致盎然,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5、比較鑒賞
人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正是在比較和鑒別中不斷得到提高的。對于藝術作品的評價,無論是作品思想性的高低還是藝術性的優劣,只有經過比較和鑒別才能知道。
如欣賞舒伯特的鋼琴五重奏《鱒魚》時,先聽歌曲獨唱《鱒魚》,然后欣賞童聲合唱《鱒魚》,由學生總結比較二者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以及歌曲表現力上的差異,演唱者音色的不同,單旋律與和聲的豐富,都使同樣的作品聽起來有不同的感受。學生討論總結藝術歌曲的特點,通過欣賞聲樂作品,加深對主旋律的印象,并了解歌曲內容。然后欣賞鋼琴弦樂五重奏《鱒魚》,了解鋼琴弦樂五重奏的音樂知識,比較每一個變奏的特點,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他們內心的感受。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放在欣賞活動的主體地位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充分理解學生自身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只有當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張揚,我們才能認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確立,老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了發揮。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和選擇教學模式,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為提高音樂鑒賞教學質量提供可靠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李曄. 山東省高考改革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0.
[2] 張妍星. 論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 黃河之聲, 2016(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