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玥
摘 要:水資源為現代城市穩定發展中的主要資源,維護城市居民的質量,也能達到產業的穩定運行。當前,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給水體帶來很大污染,無法維護人員的身體健康。所以,促進水環境的穩定管理,對現代城市化發展具備十分關鍵的作用。在文章中,通過對我國水污染環境現狀的分析,在實際管理期間要為其提出合理對策,保證我國城市水環境質量、經濟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水污染 環境 現狀 管理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146-02
1 我國水污染環境現狀
第一,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制度的制定,能促進水環境的積極管理。我國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將節能減排理念滲透到我國的政績考核中,結合具體的建設需求,為政府和國有企業的績效管理增加更多的內容,促進人員職責的劃分。如果達不到考核目標的完成,在一定區域內,受到多個限制影響,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工作都得不到嚴格審批。
第二,城市的水環境需要多個部門的管理。人們在積極發展下,城市水循環具備明顯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在取水和用水以及排水等工作中,需要多個環節和多個過程的執行。所以,在當前的城市水環境管理中,要給予嚴格劃分,促使責任的的分配。在部門指導下,也要保證供水設施建設,尤其是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在污水處理工作中都將發揮必要作用。
第三,我國的城市水環境監管呢能力還需要提升。在近幾年不斷進步和發展中,要保證環境監管能力的提升,需要我國提出嚴格規范,促進管理標準和文件的形成。隨著各項制度的滲透,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升水環境的監管能力。還要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執行公開化管理,在能夠滿足多方面條件下,也能使受眾主動參與到水環境監管工作中[1]。
2 我國水環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當前的城市水環境管理工作已經得到改進,在城市化高速建設期間,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城市水環境也將面對很大壓力,存在嚴重的用水短缺現象,無法促進生態系統調節能力的提升,水體污染現象更為嚴重。導致其因素的產生,多是因為環境管理中的法律法規不完善,達不到統一規劃,管理工作滯后等。
第一,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為水污染管理工作推行的法律制度時間短,執行的法規體系不完善,需要在整體上對其防治,但需要長期執行[2]。
第二,總量減排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結合地區發展情況,可以執行分配制度,基于中央、地方到排污企業,都要給予污染物總量的劃分,但達不到水環境承載力的充分考慮。在當前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中,還未將雨水污染詳細分析,受到化學因素的影響,達不到自身凈化能力和生態功能的發揮與實現。
第三,管理職能較為分散,整體上都不夠集中。在我國的城市水污染管理和預防工作中,需要多個部門的積極管理。但是,多個部門的職能較為分散,無法達到信息的共享化,在水環境管理中,不僅無法充分掌握水資源的實際情況,也會對當前的水資源問題帶來很大影響。
第四,水環境管理工作落后,無法達到系統化規劃。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需要將城市的規劃工作作為重點,但是,實際上關于該方面的問題較為缺乏,達不到系統建設,也無法符合城市的整體發展進程。
第五,監管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我國水環境監管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但是,具備的執行能力還需要提升,需要多個方面的滲透。同時,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水環境監管部門還無法對其科學滲透,缺乏項目多方面情況的分析,從而給水環境的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制約[3]。
3 城市水污染環境的管理對策
對城市的水環境安全進行維護,能保證我國水資源系統。在建設和發展下,我國的一些部門要對相互之間的關系有效維護,促進水環境管理工作的科學規劃,保證在整體上維護我國的城市水環境質量,確保在我國現代城市發展下,達到水生態系統的健康進步[4]。
3.1 水環境法律法規的完善化
為了對《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條例積極落實,需要在嚴格要求和建設條件下有效發展。在對水污染防治工作執行期間,結合具體規范,執行有效的環境管理工作,達到用水、水源的嚴格控制,對污染責任制嚴格劃分,保證在多方面發展下,將法律法規作為引導,維護水環境的正常發展。同時,還需要滲透節能減排理念,保證水環境的可持續建設,結合地表水等質量標準,對污水有效控制,促進污泥、污染物的優化處置。
3.2 系統化的對城市水環境規劃
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按照具體的建設要求,對城市的水資源、水環境等科學評估,保證其承載力符合有效標準。還需要執行有效的分層次管理工作,對城市的水源、用水、排水等充分調節,保證在各個系統下,對城市水環境系統嚴格規劃。為了促進水環境的積極規劃,還需要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對城市水環境問題詳細控制,避免因為傳統管理方式的影響,加強水環境問題的嚴格解決,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給予統籌規劃,也能在各個職責下充分滲透,避免職能不明確和矛盾的產生,這樣在最大建設和發展下,才能保證部門職能的發揮[5]。
3.3 執行科學用水
城市水系統存在明顯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由于使用的為傳統的的粗放式水資源應用方式,未結合水的自然規律,從而導致在城市中,產生明顯的用水過度現象,其中的污水也達不到加工處理,從而導致污水直接排放,引起多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會破壞地區的水環境。為了達到水資源的充分應用,對資源嚴格控制,要在總體上對水總量嚴格控制,保證人員用水意識的增強。還需要利用高效率的用水方式,達到水資源的充分應用和處理。也要對其存在的污水、廢水等科學處理,對雨水資源蓄積,保證工作人員能認識到水資源的應用必要性,確保經濟效益的有效維護。
3.4 監督制度的構建
保證監督制度的公開公正,需要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嚴格按照具體的工作要求考核,并將其結果公布給社會。還需要在城市水環境監管工作中,為其提供政策措施,保證各個部門職責的充分落實。還需要給予法律、行政、經濟等多個手段的應用,對當前的有限資源充分應用,保證在全面發展下,實施水環境的監管。同時,還需要結合法律法規,將信息發布到城市網站上,對城市的水環境情況和信息全面分析,加強受眾對工作的了解,以達到整體的和諧發展[6]。
4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在我國當前水污染環境中,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還無法保證周邊環境的穩定性。所以,結合具體的工作情況,給出有效的管理對策,將有利于維護周邊環境,對現代社會的可持續建設具備十分必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程林,奚敬之.論環境公益訴訟的主要困境與現實出路——以水污染司法治理模式構建為視角[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8):95-99.
[2] 史亞東.公眾訴求與我國地方環境法規的實施效果[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11-120.
[3] 邵學峰,馬平.我國水污染防治的籌資機制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95.
[4] 宋旭,孫士宇,張偉,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背景下我國水環境管理優化對策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7(2):51-57.
[5] 靳春玲,王運鑫,貢力.突發水污染風險的馬爾科夫鏈貝葉斯網絡預測[J].人民黃河,2018(4):65-6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