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園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江蘇 徐州 221002)
麻醉學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急救復蘇、危重癥醫學及疼痛診療的綜合性學科。過去,在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與活動基本上是圍繞帶教老師來開展,學員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種機械、被動的學習模式,禁錮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培養其獨立的臨床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研究PBL教學模式在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實習的30名學員。這些學員均已順利完成在校學習任務,并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其實習期均為6個月;其實習期間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實施全身麻醉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準備工作、術前訪視要點、實施心肺復蘇術、經口氣管插管術、LMA喉罩置入術、動靜脈穿刺術的方法等。按照這些學員的意愿將其分為A組(n=15)和B組(n=15)。A組15名學員中有男性6例,女性9例;其年齡為19~23歲,平均年齡(21.38±1.36)歲。B組15名學員中有男性7例,女性8例;其年齡為20~23歲,平均年齡(21.93±0.85)歲。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A組學員應用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是:1)帶教老師對學員進行為期1周(共12課時)的理論知識培訓。2)帶教老師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任命1名組長,負責組織教學期間的組內討論及組員的聯絡工作。3)帶教老師向學員發放臨床案例資料,指導學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組織學員對上述案例進行組內討論和組間討論。4)完成討論后,由組長向帶教老師匯報組員們的討論結果。5)帶教老師對各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并為學員們答疑解惑。對B組學員應用L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是:1)帶教老師對學員進行為期1周(共12課時)的理論知識培訓。2)帶教老師對學員進行為期2周(共18課時)的臨床案例培訓。
教學結束后,比較兩組學員進行綜合考核的成績及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率。
將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 21.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學員進行綜合考核的結果顯示,A組學員基礎知識題的得分平均為(15.06±2.13)分,其病例分析題的得分平均為(22.68±2.57)分,其理解記憶題的得分平均為(16.72±3.02)分,其實際操作題的得分平均為(33.17±5.91)分;B組學員基礎知識題的得分平均為(11.47±2.46)分,其病例分析題的得分平均為(14.79±3.85)分,其理解記憶題的得分平均為(12.06±3.11)分,其實際操作題的得分平均為(28.41±5.23)分。A組學員的各項綜合考核成績均高于B組學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進行綜合考核成績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學員進行綜合考核成績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基礎知識題 病例分析題 理解記憶題 實際操作題A組B組t值P值15 15 15.06±2.13 11.47±2.46 4.2729 0.0002 22.68±2.57 14.79±3.85 6.6014 0.0000 16.72±3.02 12.06±3.11 4.1633 0.0003 33.17±5.91 28.41±5.23 2.3360 0.0269
教學結束后,A組學員中對教學模式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學員有12例(占80%),為比較滿意的學員有3例(占20%)。A組學員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率為100%(15/15)。B組學員中對教學模式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學員有8例(占53.33%),為比較滿意的學員有5例(占33.33%),為不滿意的學員有2例(占13.33%)。B組學員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率為86.67%(13/15)。A組學員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率高于B組學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對教學模式滿意率的比較
麻醉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實習是一個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過程,是一名合格臨床醫生必須經歷的階段。過去,在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與活動基本上是圍繞帶教老師來開展,學員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種機械、被動的學習模式,禁錮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培養其獨立的臨床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采用該教學模式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教學的主要過程如下: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查閱相關的臨床資料及文獻,然后將其編寫成臨床案例。向學員發放臨床案例資料,并根據案例的具體情況向學員提出問題。學員帶著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后,展開組內討論和組間討論。完成討論后,帶教老師對各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并為學員們答疑解惑。何平等[1]在臨床研究中指出,PBL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學習的目標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毛立群等[2]的研究表明,與實施傳統的教學相比,實施PBL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獨立的臨床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曹亞等[3]在臨床研究中將68名麻醉科實習生隨機分為PBL組和LBL組。采用PBL教學模式對PBL組學員進行教學,采用LBL教學模式對LBL組學員進行教學。研究結果顯示,PBL組學員對教學的滿意率高于LBL組學員,P<0.05;PBL組學員溝通能力、合作能力、自學能力、思考能力的評分均高于LBL組學員,P<0.05。莫永芳等[4]在臨床研究中將58名麻醉科實習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PBL教學模式對試驗組學員進行教學,采用LBL教學模式對對照組學員進行教學。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學員各項綜合考核成績均高于B組學員,P<0.05。胡利國等[5]在臨床研究中將32名麻醉科實習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16名/組)。采用PBL結合實際病例教學模式對試驗組學員進行教學,采用LBL教學模式對對照組學員進行教學。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學員進行實踐操作考試的得分高于對照組學員,P<0.05;試驗組學員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學員,P<0.05。上述研究的結果均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在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及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