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利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400)
異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宮外著床并發育的一種非正常的妊娠類型。輸卵管妊娠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異位妊娠。目前,臨床上對異位妊娠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有文獻報道稱,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能減輕其術前的消極情緒,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在本文中,筆者對6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對此類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7年1月至12月在鹽城市阜寧縣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0例異位妊娠患者。將其中在圍手術期接受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設為Ⅰ組,將其中在圍手術期接受優質護理的30例患者設為Ⅱ組。Ⅰ組患者的年齡為22~41歲,平均年齡為(31.35±3.24)歲;其平均孕周為(6.63±1.52)周;其中,輸卵管妊娠與卵巢妊娠患者分別有28例與2例。Ⅱ組患者的年齡為23~42歲,平均年齡為(32.285±3.56)歲;其平均孕周為(6.47±1.36)周;其中,輸卵管妊娠與卵巢妊娠患者分別有29例與1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輸卵管切開取胚術、輸卵管切除術及卵巢胚胎剔除術等。在此期間,對Ⅰ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生活護理,術后對其進行生命體征監測、飲食護理及出院指導等。對Ⅱ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多數患者在接受異位妊娠手術前均會出現強烈的不安全感、無助感、恐懼感等負面心理,從而可使其機體出現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為此,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情況,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異位妊娠手術的相關知識,如手術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手術醫生的專業水平等,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2)術前準備。術前,密切觀察患者陰道出血的情況,詳細記錄其出血量。每隔1 h檢查一次患者的血壓、心率和體溫,同時協助其進行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心肺功能檢查、凝血功能檢查等術前的各項常規檢查。對患者進行交叉配血試驗,以便術中在其血容量下降時及時為其輸血。對患者進行常規備皮,將其臍孔內的污垢清理干凈。2)術后護理。(1)基礎護理。術后24 h內,持續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其是否出現血壓下降、體溫升高、血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術后6 h內,遵醫囑對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將氧流量設為2~3 L/min),以增加其血氧飽和度,避免其發生高碳酸血癥。術后在患者麻醉未清醒時,幫助其保持去枕平臥位,并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其發生誤吸。另外,注意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是否發生滲血、滲液及其陰道出血的情況。(2)導尿管的護理。通常情況下,異位妊娠患者在術后24 h內需要留置導尿管。在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護士要仔細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顏色,并保持其導尿管通暢。另外,囑患者保持會陰清潔,以防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3)疼痛護理。術后72 h內,每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疼痛癥狀進行評估。若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或影響其休息和睡眠),應遵醫囑對其進行鎮痛治療。若患者的疼痛癥狀較輕,尚可忍受,應采用肢體按摩法、注意力轉移法、肌肉放松訓練法等幫助其緩解疼痛[2-3]。
術前,采用自制的消極情緒應對量表(分值為0~50分)評估兩組患者消極情緒的嚴重程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術前的消極情緒越嚴重。觀察并比較術后24 h兩組患者的疼痛癥狀。將術后24 h患者疼痛的嚴重程度分為1級疼痛、2級疼痛、3級疼痛、4級疼痛、5級疼痛和6級疼痛六個等級。1級疼痛:術后患者未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2級疼痛:術后患者出現輕微的疼痛癥狀。3級疼痛:術后患者的疼痛癥狀加重,但不影響其日常生活。4級疼痛:術后患者的疼痛癥狀持續加重,已對其注意力產生干擾。5級疼痛:術后患者的疼痛癥狀持續加重,已對其日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6級疼痛:術后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需要接受鎮痛治療。4級疼痛至6級疼痛的發生率=(4級疼痛例數+5級疼痛例數+6級疼痛例數)/總例數×100%。在兩組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倽M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術前消極情緒應對量表的平均評分分別為(38.14±5.71)分與(22.32±3.68)分,二者相比,P<0.05。
經護理,Ⅰ組患者中術后24 h疼痛程度為1級疼痛的患者有3例(占10%),為2級疼痛的患者有6例(占20%),為3級疼痛的患者有4例(占13.33%),為4級疼痛的患者有6例(占20%),為5級疼痛的患者有6例(占20%),為6級疼痛的患者有5例(占16.67%),其4級疼痛至6級疼痛的發生率為56.67%(17/30)。經護理,Ⅱ組患者中術后24 h疼痛程度為1級疼痛的患者有1例(占3.33%),為2級疼痛的患者有8例(占26.67%),為3級疼痛的患者有12例(占40%),為4級疼痛的患者有6例(占20%),為5級疼痛的患者有2例(占6.67%),為6級疼痛的患者有1例(占3.33%),其4級疼痛至6級疼痛的發生率為30%(9/30)。經護理,Ⅱ組患者術后24 h4級疼痛至6級疼痛的發生率低于Ⅰ組患者,P<0.05。
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分別為73.33%與96.67%,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異位妊娠又叫宮外孕,是婦科的常見病。目前,臨床上對異位妊娠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治療與護理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優質護理是一種集科學性、實用性、嚴謹性為一體的護理模式。劉曉喬等[4-5]研究指出,在異位妊娠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優質護理可提高其身心的舒適度,改善其負面情緒,提升其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顯著改善其術前的消極情緒,減輕其術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