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逸智
【摘要】現在高中生不僅將面臨在高考中更加激烈的競爭,還要接受社會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時,壓力大的高中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讓自己的身體狀態滿足學業任務要求。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更好更快地達到學習目標;在得到學習效果的同時,保證自身身體健康,成為時下高中生關注的焦點。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的方式,通過分析高中生睡眠質量及學習效率現狀,研究、歸納,從睡眠質量對中學生學習效率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得出睡眠質量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兩者擁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的結論。并從該結論出發,為高中生改善睡眠質量現狀,提高學習效率提供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 睡眠質量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40-02
1.研究現狀
1.1睡眠質量的定義
當前,對睡眠質量的定義主要有三種:第一,睡眠質量是指用工具測量記錄到的睡眠指標。Buysse等(1989)將睡眠質量劃分為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七個成分,并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來判斷睡眠質量的好壞。第二,利用多種精密儀器,如多導睡眠圖將生理指標轉化為具體的睡眠質量指標,如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等。第三,用睡眠的量來表示睡眠質量的好壞,這個“量”是指對睡眠本身的一種體驗。由此可見,睡眠質量是對睡眠過程及其效果的一種綜合評估,其包含質和量兩個方面,是在對客觀睡眠情況評定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關于睡眠的主觀感受。
1.2學習效率的定義
學習效率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知識的效果。由于知識本身難以量化,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通過完成明確、可量化的學習任務的速率來量化學習效率。在本次實驗研究中,為簡化評估標準,同時進行足夠詳細的量化考核,筆者通過對理解力,記憶力,學習狀態與學習成效四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然后統計得分來評判學習效率的高低。
1.3高中生睡眠質量現狀
依據筆者問卷調查的數據與評定標準,受調查的114位高中生中睡眠質量處于優秀等級的有38人,中等有40人,較差有36人
1.4高中生學習效率現狀
依據筆者問卷調查的數據與評定標準,受調查的114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處于優秀等級的有47人,中等有65人,較差有2人。
2.研究方法及相關數據判定標準
2.1對象及方法
此次調查以中國各地高中生為調查對象,發放不記名電子問卷。
2.2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及判定標準
2.2.1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
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焦慮程度,自身壓力等都對睡眠質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2.2睡眠質量判定標準
為便于睡眠質量測定,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設計調查問卷進行檢測。由于調查對象限定于高中生,故對其進行刪改,以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比較符合、完全符合為選項,分別計0,1,2,3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統計調查結果由此評估高中生睡眠質量。
2.3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及實驗設計
2.3.1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
影響學習效率的有學習動機、學習狀態、學習任務難度、學習方法、學習環境、睡眠質量等因素。在影響學習效率的諸多因素中,睡眠質量作用突出,對學習效率存在多方面的影響,有其獨特的作用機理。下文將進行相關論證。
2.3.2學習效率調查問卷設計
從國內研究來看,相關工作者已經做出許多定性調查與分析,但學習效率仍難以確立明確的參考標準,故參考提出的學習效率調查方法,精簡題目,設計問卷選項與計分方式同睡眠質量調查相同,隨機抽樣施測。
3.睡眠質量與高中生的學習效率調查數據結果與分析
3.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獲取116份問卷,包括114份有效問卷,2份無效問卷。受訪對象均為16至18歲高中生。
3.2調查數據匯總與分析
3.2.1高中生睡眠質量評定結果
本次調查由上床時間,起床時間,入睡花費時間,估計睡眠時長與個體睡眠體驗這幾個方面來評估睡眠質量。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0%的高中生于23:00-1:00上床睡覺,同時有超過70%的高中生于6:00-7:00起床,故估計現高中生睡眠時間不超過八小時。隨后兩組數據也反映了該趨勢:平均的入睡時間22分鐘,而睡眠時間大于9小時的有12人,7-8小時的有64人,小于等于6小時的有76人。
研究得出,青年應盡量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滿足身體的機能需求,也就是說只有不到50%的高中生能夠獲得與其需求相匹配的睡眠,而另外50%高中生則處于較為嚴重的睡眠不足狀態。同時,約35%的受訪者對自己睡眠質量的評價低于及格線,認為現階段的作息制度不適合自己,且出現了精力不足,學習積極度降低的影響。故現階段我國高中生睡眠質量要引起注意。
3.2.2高中生學習效率評定結果
本次學習效率調查分為理解力,記憶力,學習狀態與學習成效這四個大的方面。理解力方面,有平均35%的受訪高中生無法當堂理解上課內容,有在課下對知識點的理解吸收不到位的情況。接著,有35%的學生無法在老師安排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知識的記憶,同時經過一段時間會混淆知識點,對知識無法充分運用。同時,有42%的同學在課堂上會開小差,無法專注于學習,還有50%的同學在學習時會被小動靜影響學習狀態。至于學習成效,50%的高中生在自習時會出現不知道看什么書的情況,這些同學也存在著雖然花費了較多時間來學習,但成績依舊得不到明顯的提升。
3.3結果分析
在睡眠質量相對較差的36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為優秀的有12人,占34%,中等的有24人,占66%。在睡眠質量中等的40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優秀的有17位,占比42%。中等的有22位,占比52%,學習效率差的有1位占比2%。在睡眠質量較好的38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優秀的18位,占47%,學習效率中的有19位,占50%,學習效率差的有1位,占3%。
在三組同等學習效率評級的受訪高中生中,效率優秀之中睡眠質量在良好及以上的占比高達75%,但在效率一般及較差的同學之中,睡眠質量的分布則比較散亂,平均分分別為12.3與10.9,比較良好一項為多數,并未呈現出足夠的相關性。因此推測學習效率并不單純受睡眠質量的影響,還有其他個體因素不同程度的作用。
不同等級的睡眠質量中,隨著睡眠質量的提升,學習效率的評分平均為10.2,12.5,16.5,說明睡眠質量的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三組不同睡眠質量數據中,學習效率差的同學占比在0%~3%中波動,說明大部分同學依舊保持足以應付學習任務的學習效率。在睡眠質量的提升中,學習效率優秀的同學的占比有增高的趨勢,這從另一角度顯示了睡眠質量對學習效率的正面作用。
3.4睡眠質量與學習質量再現
便于分析,筆者將睡眠質量分為三個等級:好(0~7分),中(7`14),差(14~21分),區分學習質量的等級也同上。在睡眠質量相對較差的36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為優秀的有12人,占34%,中等的有24人,占66%。在睡眠質量中等的40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優秀的有17位,占比42%。中等的有22位,占比52%,學習效率差的有1位占比2%。在學習效率較好的38位高中生中,學習效率優秀的18位,占47%,學習效率中等的有19位,占50%,學習效率差的有1位,占3%。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睡眠質量更好的高中生,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5睡眠質量對學習效率的作用機理分析
經過以上調查,可大致看出睡眠質量與學習效率之間具有一定相關性。根據筆者分析得出,睡眠質量對學習效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3.5.1睡眠質量與自身壓力
時下高中生都面對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努力完成學習目標。如果睡眠質量不夠理想,往往對高中生次日心情產生負面影響,其自身壓力就會增大,焦慮感也隨之堆積。這種壓力與焦慮累積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不注重思考探索的過程,只追求任務的完成。雖然學習速度會更快,但思維會因為焦慮感而趨向混亂,造成思維卡殼、僵化,限制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同時,焦慮感堆積到一定程度,會反過來影響睡眠質量,從而導致一個較為普遍但又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與此相反,能夠擁有好的睡眠質量,高中生次日能夠帶著積極的心情投入學習,壓力也有所減少。因此思維也能更快,更流暢,其發散程度也會更高,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可得好的睡眠質量有助于緩解自身壓力,改善思維。
3.5.2睡眠質量與學習狀態
學習狀態主要依賴于精力、記憶力還有理解力的綜合作用。好的睡眠質量能夠使人精力充沛,這意味著你能夠提高專注度與執行效率,思維能夠更快地充分表達,避免出現思維常常被無關的事情打斷的情況。除了補充精力,研究顯示充足的睡眠可以對記憶力進行有效提高,這也增強了將知識內化運用的能力。同時,理解力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也意味著提高了知識吸收程度。多種影響因素的改善,可以提升學習狀態。自然會帶來較高的學習效率。可得:學習狀態可以通過改善睡眠質量來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以上便是睡眠質量與學習效率正相關的理論分析支持。
4.結論與展望
睡眠是人的本能需要,睡眠質量不高會導致各種問題。通過對筆者調查結果的匯總,睡眠時間處在5~7個小時這個區間的高中生比例超過85%,這并不能很好滿足高中生的生長發育需求并恢復足夠的精力應付繁重的課業。
從相關性的角度分析,學習效率并不單純受睡眠質量的影響,同時,睡眠質量對學習效率則擁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同級生中睡眠質量高的人較睡眠質量低的人會擁有更好的學習效率,兩者呈現相關性高的正相關。可以推測對于高中生來說,睡眠質量的好壞在較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率的高低。高中生面對著繁重的課業壓力,學習與他們的任務要求休戚相關,他們的睡眠質量和學習效率問題應越來越受到關注。本研究顯示,良好的睡眠質量對學習效率有促進,但同時高中生睡眠情況也不容樂觀。希望高中生及時調整作息,從改善睡眠開始,提高學習效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為高考助力。
同時,本文依舊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比如對學習效率缺乏一個真正客觀,具有明顯比較性的評判標準,還有樣本不充分,其他相關性分析論證不夠有力等不足,后續研究可以根據本文所提出的相關理論與不足,更有針對性地完善。
參考文獻:
[1]楊柳.高中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11):1730-1735.
[2]陽瑾,趙麗坤,王容,黃翦.民族醫學院校大學生睡眠質量與學習效率相關性檢驗[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04):523-524.
[3]陽瑾,趙麗坤,王容,黃翦.民族醫學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效率AMOS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5):18-20.
[4]陳芳蓉.淺談睡眠質量[J].考試周刊,2012(19):195.
[5]引用自百度詞條PQSI定義.
[6]引用自百度詞條學習效率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