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74-02
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低年級識字教學是關鍵。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研究和探索,總結出如何進行識字教學的一些很有效的方法。
一、激發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一個單調乏味的過程,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要求我們的識字課堂具有趣味性,充滿快樂。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多樣的方法,能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1.運用編兒歌、編順口溜識字。這種方法學生讀起來瑯瑯上口,特別能激發興趣,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活動中學生輕松認識了生字。例如,我在教“樣”字時,編一道順口溜:“一棵小樹旁,一只小山羊”,教“困”字時編:“四四方方四邊墻,一棵小樹在中央”,教“照”字時編:“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
又如把字的部件教給學生,引導學生一起編,如教“禮”字引導編:“示旁豎彎鉤(彎腰鞠躬),禮貌記心頭”, “福”字則可由學生學著編:“示旁一口田”。在教“狂”字引導編:“犬加王就發狂”。
再如改變字的偏旁編成兒歌,比如教學“狼、娘、浪、糧”四字:“反犬旁,大灰狼;女字旁,老大娘;三點水,成波浪;米字旁,是食糧”。
2.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活動。如“拆字”“給字找朋友”等游戲。給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牢牢記住漢字。如“好”拆分“有子有女最好”,“坐”拆分“兩個小人土上坐”。
3猜字迷識字。如“有水可養魚蝦,有土可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讓學生在猜迷的娛樂中識記“池、地、他”。“二人力大沖破天”讓學生在輕松中認識“夫”。“弟弟戴竹帽,頭上兩點要去掉”“女孩捉迷藏,偷偷藏在而下方”讓學生準確地識別“第”“耍”一類低年級學生易寫錯的漢字。
二、拓展識字環境
1.營造良好的班級識字環境。營造適宜學生快樂識字的環境,如在班級里開展“識字小明星”“識字能手”等多種形式的競賽,讓學生經常在“表揚欄”“進步榜”里看到自己的成績,得到表揚與獎勵,激起學生識字的渴望和濃厚興趣,養成自主、自覺識字的習慣。
2.利用生活和社會大環境識字。除課堂識字教學的有限空間外,學生還有許多識字環境,如在生活中認識的人名,糖果食物名,電視,廣告,路牌,商店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寶貴的識字環境。通過開展“識字小能手”“我還能認識”等形式的活動,把他們課外學到的漢字給予肯定,讓他們在無形中牢記這些字詞。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調動識字積極性
識字教學方法單一很容易使人枯燥,運用多媒體課件配以生動的圖畫,是調動學生主動識字,激起探索漢字興趣的最好方法。圖文搭配,字畫結合,讓靜止的漢字活動起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加深學生的記憶。
四、培養識字技巧
學習語言文字是一種能力,識字是難點。在識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識字的技巧,能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圍繞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識字原則,以下技巧培養對小學生識字有很大的幫助。
1.編兒歌、猜字迷識字。
2.比較字形、字音識字。教學中運用形近字比較,形聲字比較,從音形義讓學生對漢字有深刻的印象,如:清、請、晴。學生掌握了方法,能夠很快認識一大類字。
3.歸類識字。將部件、偏旁的對比歸類,易多筆少畫的字加以歸類,如“酒”與“灑”。易混淆的字歸類,如:“已”與“己”,“摘”與“滴”,“撥”與“拔”。通過組詞,辨清字形理解字義徹底掌握漢字。
4.培養查字典習慣。教會學生查字典用字典,讓學生能夠獨立識字,學習學用結合。
總之,教給學生正確的識字方法,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讓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